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厚植尊军崇军沃土

军装在身,他们苦练本领保家卫国;戎装褪去,国家也不会忘记他们的冲锋姿态。


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关系到军政军民团结,有利于提升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近年来,乌海市全面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切实打通服务退役军人的“最后一公里”。


落实优抚政策


“您好,我们是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快到‘八一’建军节了,今天过来看看您。”近日,市、区两级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来到乌达区退役军人贺荣家走访慰问。


今年61岁的贺荣1984年参军,退伍后回到乌海种地为生。后来,他搬到乌达城区靠打零工生活,由于身体一直不太好,他的收入不稳定。2012年,我市民政部门为贺荣办理了低保,保障他的生活。乌海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后也不断关照贺荣的生活,逢年过节工作人员都会带慰问品、慰问金看望他。生病住院,他不仅可以享受医疗保险报销,还可以从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申请大病救助,再次报销。“我今年住院花了6万多元,经过医保报销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大病救助,最终我自己的花费只有2万元左右,帮我极大地减轻了负担。”贺荣说。


此外,年满60周岁,贺荣还享受到了农村籍退役士兵生活补助,且该补助与低保并不冲突。“农村籍退役士兵生活补助是发放给退役时为农村籍的退役军人的,乌海现在虽然没有农村户籍,但贺荣符合这项规定。”乌达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室工作人员王茜说。

“现在明显能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我们退役军人的关爱,我每个月低保700多元,还有生活补助500元,看病能报销,坐公交车有‘双拥卡’可以免费乘车,拿着优待证外出旅游能够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家门口有光荣牌,还有人时常关注、关心我,真的特别感动。”贺荣说。


近年来,乌海市严格落实优抚政策,广泛开展褒扬纪念活动,用心关爱退役军人。今年,下拨优抚对象抚恤金和生活补助833.06万元、医疗保障经费87万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90万元,发放优抚对象生活抚恤金和生活补助等各类补助资金共计651万元,为6名符合条件的残疾退役军人申请康复器具。以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工作为抓手,为退役军人纾难解困,联系退役军人500余人次,精准帮扶60名困难退役军人,帮扶资金共15.8万元。


回应退役军人关切,不断提升优待证“含金量”。累计通过优待证办理退役军人公交“双拥卡”1015张,退役军人乘坐公交车、到乌海湖景区乘船优惠力度进一步加大。设立“烈士英名录”,组织开展“缅怀革命英烈 传承红色基因”清明节祭英烈活动,3000余人参加。


夯实保障基础


除了落实优抚政策外,乌海市还不断夯实退役军人保障基础,拓宽就业创业渠道,高质量推动安置就业,建立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服务退役军人。


7月29日,乌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走访内蒙古青山残疾人综合辅助性服务中心,与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交谈。


据了解,该服务中心由退役军人胡柏毓在乌海市创办。“我当兵时受伤导致残疾退役。虽然已经退役,但是作为军人的家国情怀让我想做一些服务特殊群体的事情,所以我创办了这家企业。”胡柏毓说,“作为退役军人,我也特别关注和照顾退役军人,我们现在共有5名退役军人职工,凡是退役军人来我们这里应聘都是优先录取的。”


此次与乌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交流,胡柏毓希望能够在服务中心建立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我们中心占地7900多平方米,有足够的场地建设退役军人相关机构。作为退役军人,我希望能够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进一步保障退役军人权益,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拥有更好的生活。”胡柏毓说。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乌海市不断拓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渠道,高质量推动安置就业。共接收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4名、计划分配转业军官1名,正在推动安置工作;接收逐月领取退役金退役军官1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38名,为150人发放一次性地方经济补助金1580万元。开展春季适应性培训班,33人参训。举办退役军人创业辅导培训班和我市首届创业创新大赛,为32家参赛军创企业提供更多创业优惠,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竞争力。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举办招聘会10场,发布招聘信息10条,达成就业意向132人;举办线上招聘会1场,提供就业岗位1800余个。


乌海市还夯实保障基础,提升退役军人服务质效。夯实服务体系建设,变更、维护基层服务站地图信息,为广纳集团退役军人服务站授牌,打通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落实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清单式服务,持续推进退役军人建档立卡数据梳理和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乌海市建档立卡在册11457人,申领优待证10804人,悬挂光荣牌12306块。落实“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今年,共欢送41名新兵入伍,迎接39名退役士兵回乡,为37名立功受奖家庭送喜报。切实保障军休人员“两个待遇”,组织军休干部线上线下政治理论学习,为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上门关心慰问军休干部50人次,组织各类主题活动10余场。


建设双拥文化


乌海市的街头可以看到这样的公交车,车头“双拥号”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车身的一边以军绿色迷彩为背景,写有“弘扬双拥光荣传统 增强军政军民团结”标语,另一边以“乌海舰”为背景,写有“拥军优属 拥政爱民”标语。“乌海市现在共有12辆‘双拥号’公交车,1艘‘双拥号’游轮,我们希望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双拥宣传教育活动,建设双拥文化,提高全民爱国拥军意识。”乌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牧原说。


乌海市坚持将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持续深化双拥共建。不断加强双拥文化建设,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媒介,大力开展双拥宣传,累计发布双拥信息551条。设立永久性双拥宣传牌,启动“双拥号”公交车12辆、“双拥号”游船1艘,拍摄《沙海盛开双拥花 军民共建结硕果》双拥宣传片,营造双拥创城浓厚氛围。


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严格落实军地“双清单”制度,2024年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7项工作正在持续推进。党政领导走访慰问驻市部队、海军乌海舰、军休干部、部分优抚对象、抗美援朝老兵、困难退役军人等,发放慰问金206.66万元。为乌海舰建设“学习E家”智慧战舰系统,推动君正集团与乌海舰签订《舰企共建协议书》,舰地舰企共建不断深化。充分发挥乌兰牧骑在守边固防中“红色文艺轻骑兵”作用,乌兰牧骑深入驻市部队、乌海舰演出4场,丰富官兵精神文化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选“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乌海​市退役军人沈国江获评;举办2023年度“最美系列”发布仪式,展现退役军人建功新时代的良好精神风貌,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发挥退役军人表率作用,组织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等宣讲活动10场,讲述退役军人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受众达1700余人。建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次,支持和鼓励退役军人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乌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林说。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