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六大工程” 凝聚“治理合力”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滨河街道党工委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大工程”,攻难点、破堵点、创亮点,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全力将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动力,助推主题教育服务群众工作见实见效。


夯实网格工程  筑牢基层治理“向心力”

滨河街道党工委不断深化网格治理,全力推进网格功能优化、服务提升、多方共治、资源共享,提升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整体效能。

统筹网格内党的建设、城市管理、综合治理、民生保障等工作,聚焦民生实事和群众关心关切问题,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现基层组织体系与治理体系多网融合。今年以来,街道网格员通过网格通上报各类民生问题1.1万件,办结率100%。

组织各社区联合相关责任单位、包联单位、派出所、业委会、物业公司、小区开发商、“两代一委”、居民代表等议事对象,依托“人民议事平台”“政协议事”“吹哨答卷”“暖心小分队”“信访代办”等工作模式,多方联动解决网格内私搭乱建、小区供水、电力设施等方面的问题560件。通过搭建参与平台、拓宽参与渠道、激发参与热情,助推形成“众人的事众人来商量”的良好氛围。


夯实连心工程 提高基层治理“原动力”

滨河街道党工委依托“连心工程”,着力解决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关心事,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今年以来,深入开展“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以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深刻领会‘五句话’的事实和道理”集中宣讲、“心中有话向党说”“初心如磐跟党走 砥砺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活动、“睦邻文化节”系列活动等,引领党员群众通过歌曲演唱、经典诵读、舞蹈表演、书法展示、体育竞技等形式,增进邻里关系、感受美好生活,今年已开展各类活动300余次。

街道党工委充分结合主题教育调查研究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化被动为主动,秉持“远亲不如近邻”的理念,创新打造“睦邻党建”品牌,以311工作法(即“三睦一室一圈”)为抓手,围绕睦邻集市、睦邻文化、睦邻议事、书记工作室、党建联盟圈等,持续推进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组织、组织与组织间的融合共建、联动共治、资源共享,着力打造更具活力、更有温度的区域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夯实家园工程 增强基层治理“软实力”

滨河街道党工委以“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主线,不断探索基层治理与物业有机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实现基层党建协同化、社区治理精细化、服务群众高效化。

湖东社区澳林花园小区曾经是“烂尾楼”,信访矛盾较为突出、12345案件投诉量大,街道党工委从此项历史遗留问题入手,成立小区管委会,聘用内蒙古第八地质矿产勘察开发院党员担任小区党支部第一书记,设立楼栋长9人、党员中心户6户,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小组+小区楼栋长+党员中心户”的6级组织体系;积极联系市场监督管理、自然资源、政务服务等“三双”报到单位和包联单位,各单位共选派4名为民服务意识强的党员进入管委会,2名在职党员担任小区网格员,建成党员既是网格员又是管理员的红色管委会体系;积极组织市城投公司、海勃湾区房管局、小区管委会、楼栋长召开联席会议,先后实施小区路面硬化、燃气改造、路灯安装、大门建设等工程,并引进专业物业公司,完善小区公共设施,昔日的“烂尾楼”华丽蝶变展新颜,居民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不断做实物业联建工作,联合相关责任单位、业委会、物业公司、小区开发商、“两代一委”、居民代表等议事对象,召开物业联席会议50余次,解决难点痛点物业问题75件,处理日常投诉420余起,协调解决12345物业相关事件300余起。


夯实强基工程 彰显基层治理“影响力”

滨河街道党工委全力推动基层服务提档、激励强化、科技赋能、多元参与、小区聚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为提升基层工作人员服务水平,街道各社区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及阵地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群众工作、矛盾调解等内容开展各类培训340余次;举办“滨河街道社区党委书记同台‘比武’晒实绩 现场‘过招’促振兴”擂台赛、“比学赶超 以赛促进”2023年度社区大比武、“民族团结心向党 中华民族一家亲”学习强国知识竞赛等比武练兵活动8场,覆盖党组织书记36名,党员干部105名;组织党组织书记跨区跨市拉练观摩1次,党组织书记赴内蒙古小三线军工文化纪念馆,银川七子连湖社区、清馨苑社区、中强巷社区、阅彩城商圈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等处开展学习培训3期。

不断推进科技赋能,在“智慧乌海”“海区e家信息化平台”动态更新完成2.59万户居民信息,推动各项管理服务快速精准对接。同时,进一步强化周界防范、智能停车、火灾报警、高空抛物等智能防控系统建设,提升社区工作智慧化、便利化、集约化发展水平。


夯实动员工程 增强基层治理“凝聚力”

滨河街道党工委秉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建管并举”的理念,通过党建引领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

做好常态化管理和应急处置的动态衔接,充分发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平时当好网格管理信息员、调解员、宣传员,急时就地转为安全员、冲锋员、攻坚员,形成区域内联防联控良好格局。

以“党建联盟”的方式,不断凝聚多方力量纳入大党建格局,与物业公司联盟创建和谐美丽的宜居社区,与社会组织联盟创建富有向心力的满意社区,与辖区单位联盟创建富有实力的创新社区,与志愿服务组织联盟创建富有魅力的人文社区,不断凝聚社区治理整体合力,逐步构建区域统筹、各领域共治、各渠道聚力、各方联动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实施赋能工程 提升基层治理“战斗力”

滨河街道党工委扎实推进赋能工程,不断加强基层治理能力,持续推进赋权增能、资源下沉、减负提质、回归自治。

将执法力量编入“吹哨答卷”队伍中,协调解决危房重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维护、物业服务管理、私搭乱建、供水等问题,开展僵尸车清理、老旧小区改造、安全隐患整改等行动,现已解决问题29件。

严格执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事项准入制度,明确准入事项,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协助开展的工作事项实行动态清理,多措并举使社区“两委”工作职能回归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本位,集中主要精力走基层、访居民,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问题和矛盾,建立与居民的密切联系,促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记者曹艺 编辑曹艺)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