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过年“热辣滚烫”

本报记者 张靖爽

春节长假,“旅游+过年”成了人们休闲娱乐项目中的顶流,乌海人也不例外。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去体验他乡迥然的风土人情,去探秘异国的神秘文化。报名旅行社,跟着旅游团看山看水;驾驶私家车,说走就走去旅行;自己做向导,行走在异国他乡……“旅游+”的新玩法、量身定制的旅行线路和休闲项目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心头好”。总之,在这个春节长假,乌海人用自己最钟情的方式丈量着世界,追寻并收获着独特丰富的旅游体验。

新玩法

从返乡宅家到出游享假期

“广州的过年气氛特别浓,小朋友们玩得很开心,我也开心。”春节假期,王伟一家乘飞机到达广州后选择在当地租车自驾游。

“以往每年春节,我们都是在家过年,走亲访友。今年,我考虑到父母年岁已高,趁他们还走得动,我带他们出去感受其他城市的年味。选择广东,既是看中那里适宜的气候,也是因为那里有一系列出名的合家欢景点。”

事实上,选择这样“过年”的群体在乌海并不是个例。据全球自驾游平台租车近日发布《2024春节全球自驾游报告》,2024年春节期间国内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56%。

此前,在春运期间,自驾这一出行方式似乎更多地与返乡“挂钩”,而随着节日概念的不断解构,团圆似乎不再局限于家乡这一目的地,人们亦可以在旅途中感受团圆的气氛。

今年春节假期,家住海勃湾区滨河湾的张芳和丈夫带上父母、孩子,从乌海出发一路向东自驾过年,途经包头、呼和浩特、北戴河、锡林浩特、赤峰等城市,一路上走走停停,游览了博物馆、农家乐等景点,感受着路上流动的风景。对他们来说,自驾是一种更省心、便捷的方式:“一家人可以带很多行李、不用搬来搬去;家里老小的需求也可以即时满足。”张芳说。

张伟是一名企业职工,平日里的烦琐工作让他每逢假期便十分向往“外面的世界”,今年春节前,他终于独自踏上了期待已久的川藏行。“我提前做了很多功课,要规划路线、采购装备和应急药品,临出门前还要给车检修,而且我还买了两份人身意外险。”基于第一次的自驾经验,张伟这一次可是有备而来。

“我走出了在家迎客的传统年,在他乡找到了新的年味儿,这是个正确的决定。”张伟告诉记者。

在拉萨,他喜欢安静地坐在大昭寺前,看虔诚的朝拜者俯仰天地间,沐浴拉萨城和美的阳光;他用镜头记录下一幢幢色彩饱满的藏式建筑,建筑物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的场景让他感到一股力量正在推着他勇往直前;他喜欢听藏族音乐,那是自然与人的和谐,每次听到,他会情不自禁地跟随音乐的律动。

近一个月的时间,张伟在川藏线沿途看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景、人和事,他愈发觉得人生就应该在路上走着、看着、收获着。“自驾游自带的‘潇洒’属性,和一路上处处是景的状态,更符合游客生活化、休闲旅游的需求。这不同于传统的景区游,也不是‘宅旅行’类的度假方式,其实更偏向‘折腾’。这种‘折腾’背后,蕴含的是对旅程的把控和对体验感更高的追求。”张伟说。

春节假期,不仅自驾游非常火热,而且由旅行社安排但没有导游随行的自由行也同样备受青睐。

旅游达人刘璐就喜欢自由行,她认为旅行中不期而遇的惊喜既有可能是转弯映入眼帘的美景,也可能是路边小摊的惊艳美味,抑或是在路上偶遇的他乡故知。这些是只有自由行才能带给她的不可或缺的奇妙体验。

“自由行可以为游客提供极大的自由,旅游者可根据时间、兴趣和经济状况自由选择游览的景点、入住的酒店以及出行的日期,不过这样的旅游价格上一般要高于旅行社的跟团产品。”刘璐介绍道。

智能化的旅游服务让更多旅游爱好者实现了自由行。徐燕也是自由行的忠实爱好者,这个假期她便带着父母一起体验了一次有智能化旅游服务帮助的自由行,她告诉记者:“景区门票、预订酒店、规划行程、机票购买、叫车服务,这些都可以从网上搞定。”徐燕下载了一个在线旅游APP,看攻略、搜路线、订服务,动动手指便完成了旅途所需的一切。“使用在线旅游软件,我的旅游日程完全可以由自己规划,我还可以在喜欢的地方多逗留一段时间,好好地享受美景与美食。”徐燕说。

新需求

从目的地打卡到“个性化探寻”

出游“新花样”,为何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文旅实战专家、时代文旅董事长熊晓杰指出,中国旅游市场发展至今,已经不局限于“长见识”的阶段,开始更多地转向于更深层次的体验、探索。加之近年来,旅游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这让人们对旅游又有了新的认知和需求。

日前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在我市多家旅行社,“旅游+”产品正在成为市场主力。据了解,“旅游+”涉猎行业20余类,如“旅游+农业”“旅游+投资”“旅游+养生”“旅游+体育”“旅游+美食”等跨界产品组合。这些旅游产品都受到了乌海人的青睐。

“中老年人喜欢在旅途中多一些养生体验;生意人喜欢到外地或国外寻求商机或资源;学生们则想在高校里游览一番;喜欢美食的游客则青睐那些‘旅游+美食’的产品。”海勃湾区某旅行社负责人张静告诉记者,“旅游+”这类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在春节假期就十分受乌海人的欢迎。此外,以客户为主导进行旅游行动流程设计的私人订制旅行在这个假期也很火爆。

“比跟团游自由,比自助游轻松,全程有专车专导,行程安排也不会走马观花。”张欣悦说,“这种旅游方式既能享受到团队旅游服务的便利,又能体现自驾游、自助游的个性化特色,在我看来它特别适合家庭亲子出游。”张欣悦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假期她和家人选择了这项旅游产品,收获了一个年味儿十足的完美假期。

同样火爆的产品还有邮轮游。游客出门旅行不再仅以到达目的地作为唯一目的,在旅行过程中也可以拥有全新的体验。“尤其像新马泰这类路线,很多人已经去过,第二次就会选择不同的玩法。”张静认为,在多国纷纷免签后,乘坐邮轮可能会成为未来到东南亚旅游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游客对个性化、多元化的关注度也在提升。尤其对很多年轻人来说,追求小众、品质化而非主流的新玩法,成了个人生活品位、价值观等的证明。这些“新花样”,也往往更能引发关注,在社交媒体上,更有新意、挑战性等特质的出游内容,容易获得他人的“赞”和“转发”,这也成为旅途吸引力的一部分。

在熟悉的地方看“不一样的风景”,也成为更多游客的偏好,比如“老家游”。春节期间,不少返乡人群在团圆之余,携亲朋好友重游家乡,探索当地美景美食。“快一年没回来了,总觉得家乡又有新变化。今年回来,正好领着女朋友在家乡转一转,看看我们塞北小城的旖旎风光。”在广州工作的赵飞龙告诉记者,他身边不少朋友春节都会选择“老家游”,避开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家乡寻一份安宁与幸福。

不仅如此,龙年春节,消费者跨境出游意愿也显著增强。

2月18日,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假期,中国边检机关共保障1351.7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169万人次,较2023年春节同期增长2.8倍,恢复至2019年春节同期的近九成。

春节期间,“走出去”的乌海消费者格外青睐跟团游。

67岁的王兆发退休后每年都要旅游一趟,今年,他和老伴儿把出游时间安排在了春节。他说,“女儿要去婆家过年,我和老伴儿就决定出去过年,也体验一下他乡的年味儿。但是我俩上年纪了,没有精力自助游,把这一切都交给旅行社,参加一个靠谱的老年团,能玩得好还不贵。”王兆发报旅游团有了经验,他在旅行社报的多是纯玩团。

“跟团游省不少事儿,自己只管玩好,剩下的交给旅行社和导游。”张欣一家都是旅游达人,今年春节她们在众多旅游项目中选择了出境旅游。“现在咱们中国游客走哪都很方便,而且正值春节,不少国家都会在当地增加春节元素,营造春节氛围,以吸引中国游客,所以我们才选择了出境游。”她说,“准备各种资料,办理护照和签证,这些琐碎的出国手续都是在旅行社的引导下完成的。出行方式、语言交流、住宿饮食等,这些都由领队和地接导游来安排,这让我和家人省心省力。”

“今年春节的旅游线路还加入了滑雪、Citywalk、马拉松等新项目,以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张静介绍,今年春节出境游的距离也显著拉长,出境游热门目的地正由“4小时飞行圈”向“12小时飞行圈”拓展。途牛数据显示,春节出境游热门目的地中,除了泰国、马尔代夫、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日本、俄罗斯之外,阿联酋、法瑞意连线、新西兰等远距离海外目的地出游热度同样排名靠前。

新趋势

远离人群去往开阔新地界

较长的空闲时间,令人们得以摆脱平日短距离、拥挤的驾驶体验,驱车前往更远、更广阔的目的地,于是乡村游便成了不少人的新选择。

“与景区不同,乡村旅游地更加广阔,人流量更少,且条件也相当不错,因此在节假日去村游成为当下不少人的新选择。”旅游达人赵欣荣告诉记者,乡村自驾游意味着可“走走停停”,对沿途的风景进行自主探索和挖掘,这正好与当下年轻群体主动、深入的旅游喜好相合。

与此同时,“老家游”也成为不少外出工作人群的旅游新趋势。

从武汉工作回来的史倩瑜说,返乡人群很多习惯了大城市的生活方式。回到老家,就会选择家乡一些主流产品作为消费替代。比如商业街区、咖啡馆、头部景区等,各地品质感更高的消费场景会受到追捧,如果再叠加节庆相关的特色表演、活动,就能引起人们较大的反响。

这个春节,她便和一同在外工作的好友将家乡好好玩了一遍。“也很不错啊,吃冰糕,逛公园,坐冰车都是儿时的记忆,很美好。而且还避开了较大的人流,不管去哪都可以畅玩,既节省了时间还玩得舒心。”史倩瑜说。

此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并投身于野营、徒步、骑行、攀岩等集合户外项目,他们注重体验和感受,同时也喜欢休闲运动和挑战自我。这种集合式的旅游产品,一经推出便大受我市市民追捧。

高强是一名户外旅行爱好者,闲时他喜欢骑摩托车追逐路上的自由与风景。今年春节假期,他背起行囊与两位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踏上摩旅路。“我想用摩托车行走的方式、手机拍摄的景象、内心真实的感触来讲述我的摩旅故事。”在高强的摩旅日记里,这句话道出了他“千里走单骑”的愿望,那些没被后期修改的风景照片震撼而美丽,那些朴实平淡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个真实动人的旅游故事。高强说,这样的旅行,让他在“油腻中年”中寻找到了自信与突破。

同样是一名户外旅行爱好者,孙志刚今年春节假期前夕便和骑友骑着自行车一路向西南,“我们去的都是一些人少的地方,就为了感受那自由自在气息与纯粹的美景。”他告诉记者,骑上自行车走走停停,一路可领略无数的风景与感动。

李金龙是一位资深的户外达人,他喜欢在沙漠驾驶越野车冲浪,也喜欢在水上驾驶摩托艇驰骋,他还曾登上热气球,在空中俯瞰乌海这片土地。他说,“旅游未必只有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才能实现,就算在家门口,只要换种玩法、换个角度,就能收获全新的体验,就能到达心中的‘诗和远方’。”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