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空间里的“悦读”生活

什么样的环境更容易提升你的阅读兴趣?阅读这件事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当城市里的书店、书咖越来越“新潮”的时候,你更重视它的哪些功能?日前,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街访了几位爱读书的市民,听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舒适的阅读环境更能提升阅读兴趣

18岁的魏昉觉得,对于她来说,舒适的阅读环境会让她在阅读时更有沉浸感。

魏昉还是一名高中生,她告诉记者,假日里她更喜欢到图书馆阅读,经常到海勃湾区图书馆提供的免费自习室里度过假日时光。“自习室里人很多,但不是备战考研考公的,就是我们这样的高中生,大家刷刷题、看看书,累了就到外面放松一下,感觉非常好。”她说。

由于身边的人都在阅读或者学习,这让魏昉觉得自己像在校园里。“很安静,也很有沉浸感。”她说,“很容易受到周边人的带动,这可能就是专业图书馆或者阅览室的作用吧。”

同魏昉一样,今年34岁的苏州周也喜欢到图书馆阅读。尽管是名“90后”,但苏州周对电子阅读却始终提不起兴趣。他觉得,电子设备看得多了影响视力不说,还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他更多的时间都在读纸质书。

“图书馆肯定是首选,因为有阅读氛围。其次是自己家,我觉得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对辅助阅读很有效果,所以当身边朋友咨询装修意见的时候,我都会建议他们保留一间书房,没有书房有个读书角也行,一个舒适、适合阅读的角落,能提升全家人的阅读兴趣。”他说。

阅读对我来说犹如阳光和空气

今年78岁的苏和是记者街访到年纪最大的“读书达人”。见到他时,他正驻足在公园里的读报栏前。他告诉记者,他至今仍然保持订阅报纸和杂志刊物的习惯,且每月都要到图书馆去,归还借书,顺便看看有没有上新,找感兴趣的再借阅几本。

“阅读对我来说犹如阳光和空气。”苏和说,“我任何环境都能读书,家里能读,公园里也能读,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读书,因为阳光充足,照在书页上,字很清楚,不戴老花镜也能看得见。”他说。

苏和说,自己是从书籍资源匮乏的年代过来的,因此格外珍视图书:“我家里至今还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版的图书,字小,纸张泛黄,陈旧笨重,孩子们总说留着没用,我却觉得它们是无价之宝。”他说。

同苏和有相同想法的还有今年37岁的梁智慧。梁智慧告诉记者,她是一名业务单位的办事员,同时也是一名二胎宝妈。“每天窗口工作就满满当当,家里还有两个娃娃需要照顾,阅读对我来说其实算是很奢侈的享受。但我还是挤出时间来坚持阅读,上下班路上的通勤时间、晚饭后陪孩子学习的时间都能读。有时候也不在于读点啥,主要是能从书里感受到别人的人生,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提升。”她说。

受访者刘思思也觉得,读书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自己更顺畅地理解很多信息。“阅读是一个通过文字激活大脑的过程,在阅读时大脑可以运转起来,不像刷电子设备时,大脑处于一种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他说。

“新潮”书店、书咖那么多,专业安静更重要

近年来,街头的书店越来越新潮,能提供阅读的休闲吧、咖啡厅、书咖也越来越多,这样的现象对于热爱新事物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好事。

“00后”女孩孙尚就觉得,新潮的书店更能引起她进去“逛逛”的兴趣。“我旅行的时候就很喜欢打卡各种网红书店,真的是各有特色。有的书店会售卖一些年轻人喜欢的特色饮品,也有的会打造IP,售卖一些周边产品,还有的能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都对年轻人颇具吸引力。”她说。

但孙尚也认为,除了这些,专业也是她所看重的。“有的书店一味只做文化消费,不区分阅读区和体验区,闹哄哄的,人们进去逛逛就散了,真正阅读的人是不会去那里的。”她说。

同是“00后”的读者张艾艾也觉得,书店再怎么“时髦”,阅读都是其第一功能。“以咱们这儿为例,很多咖啡厅、休闲吧也提供阅读服务,但并不区分阅读区和棋牌区,这对营造全民阅读氛围没啥帮助,书店安静温馨的氛围远比追求新潮来得重要,书店还是要有书店的样子。”她说。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