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绘就最美风景线

近年来,乌海海南区把文明旅游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将文明旅游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各项举措落细落实、常抓常新,营造出文明和谐、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

景区参观,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外出赏景,人走垃圾清,“无痕”游玩渐成风尚;日常就餐,饭馆酒店标配公勺公筷,“光盘行动”屡见不鲜……在海南区各旅游景点,发生的种种可喜变化,为游人旅程增添舒适与美好,如和煦春风般滋养心田,与“北方海南”风光相映成趣,勾勒出文明之美。

提升服务质量 优化游览环境

海南区是黄河进入内蒙古的首站,深厚博大的黄河文化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吸引着四方来宾。随着旅游热度持续升温,各景区不断完善硬件设施,提升服务水平,让游客得到优质旅游体验,使这里文明出行随处可见,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今年“五一”“十一”假期,海南区多个文化旅游景区火爆出圈,来此的游客多以家庭组团为主,人流车流集中。“我们在疏导和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文明旅游引导,安排文明实践志愿者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秩序维护和安全提醒等服务。”一景区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9月,在黄河西行客栈举办的海南区第五届农民丰收节活动上,文明实践志愿者和文明引导员作为游客的“好帮手”,有问必答,并现场推广本土瓜果、粮食作物、本地特色食物,提醒游客文明观光、安全游览,受到好评。

为更好地服务游客,海南区还在景区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共享互助服务点,配备轮椅、坐凳、户外烧烤炉等便利设施和物品。

加大宣传力度 塑造良好风尚

旅游出行是否文明,关键在于游客是否具有文明旅游意识;而文明旅游意识的培养,更多来源于海南区长期宣传的浸润和影响。

“文明旅游,你我同行”“文明用餐,不喧哗、不吸烟”……海南区充分利用LED显示屏、宣传栏等载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文明旅游公益广告,传播文明旅游正能量。同时,在“北方海南”微信公众号开设不文明行为曝光台,纠正不文明行为,引导市民文明出行。

海南区以中国旅游日为契机,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推进旅游产业化,促进“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文创”等产业多元融合,组织开展宣传、解答《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等文明实践活动,区文明办常态化督促各景区做好文明旅游宣传工作,通过设立公益广告牌等形式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规劝。

拓宽引导路径 播撒文明种子

“这些年海南区居民素质显著提升,大家的文明意识都增强了,大人和小孩都懂得出游要遵守的文明规范。”市民张思伟谈及文明旅游的变化感叹道。

10月23日,在全国文明村镇拉僧庙镇赛汗乌素村,“保护母亲河”文明实践队伍身着红马甲,手拿夹钳、多功能铲子、编织袋,细心捡拾辖区内黄河沿岸矿泉水瓶、塑料袋、废纸、塑料包装纸等生活垃圾,以实际行动守护碧水蓝天、建设美丽家园。“现在越来越多村民响应我们的号召,还会主动申请加入队伍。”拉僧庙镇工作人员齐竞说。

文明旅游既需要内心的自觉,也离不开外在的引导。从内蒙古小三线军工文化纪念馆到雀儿沟岩画,从中蒙俄特色贸易区到巴音陶亥镇东红烽火台,海南区以“文明实践+文明旅游”的模式深入推进文明旅游工作,各文明实践队伍常年活跃在各景区景点开展环境保护、志愿讲解等活动,2022年至今,2800余名志愿者参与文明旅游文明实践活动,服务总时长超过35000小时。

文明,是最动人的风景。海南区致力于通过文明旅游的新成效推动文明风尚的广传播,以贴心服务优化游览环境,以多维宣传塑造良好风尚,以文明实践唤起全民参与,在壮美黄河之滨绘出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画卷。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