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竞走人才辈出 成绩斐然

竞走起源于英国,是在普通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运动。1906年,被国际奥委会列为比赛项目。近日,随着乌海姑娘杨家玉夺得巴黎奥运会田径项目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实现其个人在该项目的大满贯,竞走,这一体育项目再次进入乌海人的视野。


图片


乌海的竞走事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由组建内蒙古田径队竞走组、乌海竞走第一人康自立领军,先后涌现出焦保忠、褚亚飞、王军、杨家玉、张尧、鲁宁等一个又一个竞走健儿。他们在奥运会、世锦赛、亚青赛、全运会等赛场上摘金夺银,为家乡乌海争得了无上荣光。



乌海传统优势项目


竞走,是乌海一项传统优势体育项目,更是乌海体育的一张金字名片。

康自立从小喜爱体育,上学时是一名投、跳、跑全能运动员,多次参加省市级比赛,成绩优异。1971年参加工作,后调到乌海市体育中学任教练员,1985年涉足竞走,成为乌海市和自治区最早从事竞走人才培养的教练员。


图片


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康自立招揽了一批队员,一边读教材学习规则、技术,一边带着队员训练,从训练中总结经验。队员康敏是康自立的女儿,据她回忆,父亲以要求严格著称,一丝不苟地制订训练计划,要求队员每天清晨4点半起床,5点准时训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未间断。

功夫下在哪儿,哪儿就能见成绩。马传鑫1985年首次参加全区少年田径运动会就夺得了男子3000米竞走冠军,同年又在全区第三届大中专学生运动会上取得男子5000米竞走第一,1986年夺得自治区第六届运动会男子5000米竞走第一;杨凤英在全区第三届大中专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女子3000米竞走第一,自治区第六届运动会获得女子3000米竞走第二,三省八地区盟市田径单项比赛获得女子3公里竞走第一、5公里竞走第二的好成绩。

1986年,康自立抱着把竞走事业做大、做强的想法,向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呈上报告,经上级研究同意在乌海竞走队的基础上组建内蒙古田径队竞走组。1987年,康自立担负起组建内蒙古田径队竞走组的重任,他也被借调到了内蒙古体校(翌年转调内蒙古体工二大队)任竞走教练员。

康自立一边带队参加比赛,一边发掘竞走苗子,先后培养出2名国家级运动健将焦保忠、杜广军,1名国际级运动健将王军,3名一级运动员李芳、乔建国、郭根宝,向外输送人才20多名。他所带的弟子不但在赛场上争金夺银,退役后还接过老师的接力棒,走上训练场发掘、培养优秀的竞走苗子,如褚亚飞、杨家玉、张尧、鲁宁、冯红娟就是被输送到自治区、国家队,让他们在国际赛场上大放异彩。乌海市体育中学竞走教练李芳、张丽波,海南区第一小学体育老师杜广军,乌海市第十八中学体育老师刘振祥等就是优秀教练员的代表。

1987年,杜广军被康自立揽入麾下,经过刻苦训练很快崭露头角,1989年获得西北五省田径对抗赛竞走10000米冠军,在1992年全国竞走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20000米竞走中打破内蒙古自治区纪录。

退役后的杜广军先后在海南区第二小学、海南区第一小学担任体育老师。在海南区第二小学任职时,学校条件艰苦,只有一条300米的沙土跑道和一个篮球场,体育器械也残缺不全。就这样,杜广军成立学生体育训练队,把自己所学运用到教学中,还发掘了不少竞走苗子。2010年,他的学生海飞打破了全市中小学运动会小学男子2000米竞走纪录……

这一个个傲人的成绩离不开乌海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早在1992年,乌海市就曾举办“92海勃湾杯”全国竞走邀请赛。随着体育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备,第一届环乌海湖全国竞走挑战赛暨2014乌海全民健步走大赛、2015年环乌海湖全国竞走大奖赛暨内蒙古青少年竞走锦标赛和万人健步走活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中国体育彩票杯”青少年竞走锦标赛等大小赛事先后落户乌海。



佳绩的背后是汗水


王军,1990年全国竞走邀请赛上打破了成年组场地50000米竞走亚洲纪录;“92海勃湾杯”全国竞走邀请赛中打破了陕西李保进1988年创造的30公里竞走最好成绩,夺得第一。

褚亚飞,2010年获得了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波兰克拉科夫站男子10公里竞走冠军、拉科鲁尼亚国际竞走挑战赛男子20公里竞走冠军。

杨家玉,201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2021年全国竞走锦标赛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以1小时23分49秒的成绩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并打破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2024年巴黎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

……

师哥师姐的高光时刻,也成了优质体育生不断追逐的梦想。


图片


在甘德尔河北岸公路、乌海湖环湖路、乌海市体育中心体育场等处,经常能看到这样吸睛的一幕:20多名身材匀称、肌肉紧实、精神饱满的运动小将来回穿梭,踢腿、慢跑、加速跑、竞走……展现着运动的无穷活力与无限魅力,他们就是乌海市体育中学竞走项目队的队员。而在一旁,则始终是常年陪伴他们的教练员。

8月5日,正在训练中的小队员们被教练张丽波叫停,全员集中观看她的正确示范。张丽波一边走,一边大声说:“看、看,是这样走,脚不要向后撩。”并回头观察队员们是否了解、领悟。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她手握计时器记录每一圈的用时,并紧盯每一个人的技术动作。在另一边,年龄较大的队员则是在教练裴闯的监督下做着更“高阶”的训练。


图片


“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孩子训练内容和强度不同,新来的孩子跟着张教练进行基础、技术方面的入门级训练,注重的是引导和培养;对于老队员来说,想要提升就得对自己的体能、技术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裴闯告诉记者,竞走队每年都有特定的训练周期,通常3—6月为备战期,这个时间段内的训练强度非常大;7—9月比赛期,在保证训练强度的同时还要参加自治区以及国内举办的大小比赛;等比赛期一过,10月和11月是孩子们的过渡期,这一时期在保证身体素质的同时做适当调整和放松;每年11月到来年的2月则是调整期,以身体的调整、恢复为主,适当穿插冬训等活动,积极备战来年各大赛事。


图片

“不论是哪一个时期,运动员的训练和身体素质都不会松懈,区别就是强度不同。”裴闯说,“现阶段就是赛后的一个短暂调整,8月11日我会带6名适龄的优秀运动员到呼和浩特竞走基地与专业队同训,届时被选中的苗子会留在省队受训。”他又笑着补充:“字面上是带孩子训练,让省队教练挑选,其实有好几个教练看中我们的优秀运动员,就等赛后给他们送过去。”

裴闯,国际级运动健将、原国家竞走队队员,曾任国家竞走队助理教练、中国竞走学校国内主教练等。他是孩子们眼中的严师,每天不仅训练要求严格,就连到食堂吃饭、回宿舍休息都得整队出入,妥妥的军事化管理。为了让他们戒掉手机,裴闯调入乌海市体育中学以来便有周一到周五“没收”手机,周六日仅发放2小时的规矩。“平时家长有事儿联系孩子,孩子想找爸妈,都来我这儿打电话。”裴闯回忆,曾经有2名队员因为沉迷手机,夜里三四点还不睡,拖垮身体、耽误训练不说,最后只能离开了训练队。

为了让孩子们取得优异的成绩,裴闯做足各项功课。在2023年自治区“十五运”前,裴闯带队到陕西省榆林市进行集训。他说,当时刚组队不久,队员们年龄差距较大,最大的18岁,最小的只有13岁,磨合还需时间。训练既要顾全整体,又要兼顾个人,所以训练安排不同方法、手段。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乌海市体育中学竞走队选派的40名运动员共斩获6金、9银、5铜,以十分之一的参赛人数夺得该项目近三分之一的奖牌,是建队以来参加自治区运动会取得的最好成绩。

为了备战2024年的各项比赛,2023年冬训时,裴闯将目光瞄准了海拔1700米的云南省保山市。“孩子们在能力、技术、动作巩固的同时必须有提高,便将训练场地的海拔往高提了200米。这样一来,大队员、小队员从身体上能接受,训练效果特别好。”他说,在今年的内蒙古自治区“中国体育彩票杯”青少年竞走锦标赛中,乌海市体育中学竞走队取得了6金、5银、4铜的好成绩。



代代健儿续写辉煌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用此形容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体育老师、竞走教练们都求贤若渴,努力在工作、生活中发掘优秀的体育苗子,加以培养。

焦保忠、王军师从康自立;褚亚飞则是乌海市体育中学李芳的徒弟;杨家玉被乌海市第十八中学刘振祥发掘;张尧、鲁宁等一批竞走运动员受海南区第一小学体育教师杜广军青睐,推送到乌海市体育中学系统训练,后送进省队、走入国家队……

图片

乌海市体育中学的竞走教练张丽波师从康自立,先后在省队、八一队受训,先后获得自治区“八运会”的竞走铜牌、自治区“九运会”竞走金牌银牌、全国青年冠军赛铜牌、全国竞走锦标赛团体亚军等成绩,后因严重的运动损伤退役。“回到体校,看着那些稚嫩、无畏的脸庞,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这些孩子就是竞走的希望、竞走的未来。”张丽波说,“体校招生一直是一大困难,很多身体素质好的孩子家人反对练体育,我们只能不遗余力地去说服。”

有一年,杜广军告诉张丽波:“我有个学生是个竞走的好苗子,目前已经升到了乌海市第十八中学读初一。”张丽波听后立马坐公交车赶往海南区,到了学校后,她一眼就相中了调皮、机灵的鲁宁。为了征得其父母同意,张丽波等到中午放学,和鲁宁一起回家。得知来意后,鲁宁的父母认为,即便是孩子学习中等也能在高考时搏一搏,不想他因为练体育耽误学习。在张丽波苦口婆心的劝说下,鲁宁的父母最终同意试训。暑假短短的训练让鲁宁爱上了竞走,并明确告诉父母和教练,他要练竞走。可能是儿子从来没坚定地争取过什么,父母最终妥协了。

此后,鲁宁也不负所望,先后进入自治区专业队、国家队深造,曾获得2018年全国竞走大奖赛(黄山站)男子青年组30公里冠军、第十四届全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团体季军、2022年世界竞走团体锦标赛男子35公里竞走团体亚军、2024年世界田联竞走巡回赛暨全国竞走大奖赛暨巴黎奥运会选拔赛(第1站)男子20公里竞走第三名,以奥运会选拔赛总排名第七名(国内组排名第五名)的成绩获得世界杯预选赛资格。

张丽波戏称,她的不少队员是“捡”来的。逛街、遛公园,甚至坐公交车时,她都把目光集中在个头高挑、身材笔直的孩子们身上,热情地询问是否知道竞走?是否知道乌海市体育中学?一次全市冬季越野赛上,张丽波看到路边站着3名符合要求的女生,便上前搭话。得知孩子们喜欢跑步、喜欢运动,张丽波立即加了微信,邀请她们到乌海市体育中学参加体能测试。

发掘有潜力的运动员,需要精心培养和用心呵护,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王素福、罗广银、马维邦3人加入训练队时才上小学五年级。因为乌海市体育中学没有小学部,孩子们必须完成小学学业才能进校接受专业课和文化课学习,只能将3人送到了附近的小学就读,张丽波就成了接送他们上下学的“保姆”。王素福刚进体校时,身体瘦、个子小,口腔溃疡严重,明显营养不良。通过一年多的饮食调整和体能训练,王素福个子长高,身体变得结实。他说:“体校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身体素质由弱变强,生命中有了追求和梦想。”而现在,这些孩子们因竞走改变了人生,他们有的仍在赛场上争金夺银,有的则走入校园成为下一个“张丽波”。

在福州某校担任体育老师的罗广银坦言,小时候调皮捣蛋,很多人认为他将来难有作为。他说:“是乌海市体育中学给了我成长、进步的平台,凭借竞走,我在激烈的赛场上竞速,也读了心仪的高校,最终又回到自己喜爱的舞台,在校园中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张丽波称,从苦口婆心地招生,到现在很多人愿意将孩子送进体校练竞走,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世界冠军杨家玉这样的偶像就在身边,向世界证明了我们乌海孩子的潜力。在她的影响、感染下,张尧、鲁宁、赵悦、宋夏雪、王将赢、杨敏等一批新星冉冉升起,续写着乌海竞走的新辉煌。”张丽波说,出色的成绩,离不开队员们的刻苦训练,更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

作为乌海市唯一一所以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目标的专业体育运动学校,乌海市体育中学承担着乌海参加全区、全国等各类青少年比赛的任务,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自治区体育局评选为“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国家(竞走)高水平单项后备人才基地”“内蒙古自治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多年来向国家和自治区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竞走运动员。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