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生 暖民心 顺民意——海勃湾区全力推进民生工作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海勃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各部门各单位切实将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推动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见行见效。

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提高诊疗能力的同时不断延伸医疗服务可及性。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提升群众就医感受,加大互联网医院建设,提供线上建档、预约挂号、门诊缴费、报告查询、在线支付等基本医疗服务,拓展网络问诊功能,内科、外科、康复科等科室实现在线问诊;用好医疗服务资源,实现医疗服务“零距离”,充分发挥卫健行业各基层党组织作用,将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同“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相结合,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卫生下乡、健康宣教等活动,围绕医养结合、常见慢性病防治、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等工作,推动“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试点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以老龄化社会就医需求为导向,创新“1家医疗机构+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医养服务中心(站)”的“三个1”模式,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依托公共卫生信息化平台,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探索“家庭病床”“安宁疗护”等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组建家庭医师签约团队46支,签约居民16.2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达90%;为青少年儿童开设脊柱侧弯筛查、窝沟封闭等惠民项目,推进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项目、孕前优生免费健康检查项目,启动适龄女性HPV疫苗接种项目,让群众能够充分感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各场馆功能作用,提升服务效能,最大限度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该局常态化开展文化文艺公益课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好用活市民文艺学校,精心设置16个门类的文艺培训课,推出176节公益培训课程,并在民族舞蹈、软笔书法等原有课程基础上,新增手鼓、拉丁舞、爵士舞、茶文化等特色课程,为提高群众文化艺术素养、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艺术文化氛围提供支撑;增进青少年文化认同,利用博物馆、文化馆等群众文化资源,开展“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和各类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着力用传统文化精髓滋养青少年,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依托区级图书馆、社区图书角、机关图书室等场所,聚焦不同群体阅读需求,调动相关职能部门、街道、学校等工作合力,开展“乡村读书节”“丁香读书节”“共读一本书 共建好支部”等品牌阅读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和学习机会。

区民政局全面梳理关系民生、连着民心的“资源清单”,真正做到纾民困、解民忧、暖民心。该局创新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机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推动形成适应特殊困难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货币+实物+服务”的救助方式;引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三类”困难群体提供覆盖生活服务、健康管理、照料护理、社会融入、资源链接和思维能力提升6大类24项服务类社会救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从多方主体的互动关系出发,探索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可行路径,充分调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优质力量,为群众提供“四个一”(每月一义诊、每周一健康监测、每季度一健康宣讲、每天一健康锻炼)社区微项目;全面优化婚姻登记管理服务,积极推动婚姻登记档案的数字化、电子化工作,为“跨省通办”打牢数据基础,同时引入第三方专业化社会组织,为广大婚姻家庭提供婚前培训、离婚调解、婚姻家庭辅导、家庭课堂等4项服务,引导社会大众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观念,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产生。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