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多元解纷实效 为平安建设“保驾护航”——海勃湾区积极保障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

群众在海勃湾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办事。

海勃湾区区域社会治理中心解说员讲解社会治理情况。

本报记者 毕晓敏 文/图

近年来,海勃湾区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融合打造多元解纷阵地,让群众“一扇门进出”、纠纷“一揽子调处”、矛盾“全链条化解”,实现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

在规范阵地上“拿硬招”

海勃湾区坚持高站位一体统筹谋划,将矛盾多元调处阵地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重点工作来抓,依托既有场所,优化调整内部区域布局,改建成面积近1600平方米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

近年来,海勃湾区始终坚持高标准规范化阵地建设。在区级层面,按照前端综合受理、统一分办,后端分类化解处置的闭环流程,在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设置“无差别综合受理区”和“多元化解区”,一站式化解全区矛盾纠纷。在镇(街道)层面,按照“4+X”功能设置和“六有”标准规范化建设矛盾纠纷调处分中心(站),力争“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

为高质量培育特色品牌,海勃湾区积极推动镇(街道)组建特色人民调解组织。千里山镇成立“和事佬”调解团,凤凰岭街道设立“邻里凤姐”调解志愿服务队等,全力消除邻里纠纷;滨河街道成立“潘老师工作室”,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服务;新华西街道搭建“初心会客厅”,推动干部下访,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在队伍建设上“出实招”

为促进调解主体多元融合,海勃湾区积极探索非诉讼纠纷解决新路径,在统筹人社、法院、司法等部门进驻基础上,引入市商事调解中心,配合处理市中级人民法院调解各项工作,涵盖民商事合同纠纷、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涉互联网纠纷、涉知识产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典当纠纷、证券期货纠纷、保险合同纠纷等各类案件;整合退休检察官和法官、各行业领域专家人才、资深调解律师等资源,切实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遏制在萌芽;引进内蒙古坤坊律师事务所整体入驻,有效破解法律援助专业人才缺乏、法律援助宣传难以常态化的难题,助力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建设,为多元解纷注入新的社会力量。

海勃湾区积极促进调解功能多元融合,设立涉及婚姻家庭、物业、问题楼盘、道路交通等14个专项调解室,配套警务室、微法庭、线上调解、司法确认室等,及时、便捷、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调解方式多元融合,实施村(社区)“首调”、镇(街道)“会调”、区级“联调”的三级调处模式,推动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专业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工作体系;同时,发挥多领域调解委员会专业行业力量,为“诊疗”化解专业行业领域纠纷提供规范、便捷、高效的服务渠道。

为创新调解宣传载体,海勃湾区开通“四合睦”说理团抖音账号,组织区级行政单位、司法机关、人民调解、法律援助4类专业力量,以“新媒体+普法宣传”形式,为群众提供权威、专业、“零距离”的问题解答服务。

在发挥功能上“谋新招”

近年来,海勃湾区创新实施线上线下联动,线上依托“海区e家”移动终端小程序,以联动共治为枢纽,建设群众诉求受理处置直通车(12345)、矛盾纠纷排查直通车等本地化“联动群组”,形成区级职能部门、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联动”体系,统筹各方力量共同解决群众诉求、防范化解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等;搭建“社区微脑”“随拍即报”“法律咨询”等板块,实现矛盾纠纷预约、法律服务线上一键办理、群众诉求实时上传,将矛盾纠纷排查服务推送至最前端。线下,海勃湾区积极落实《海勃湾区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排查督查办法》,推动矛盾纠纷“一网排查、多方协同、闭环处理”,推进网上网下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为实现信息数据融合,海勃湾区建设了智慧矛盾纠纷调处平台系统,设置纠纷录入、纠纷分配、纠纷跟踪、代办纠纷等功能,动态掌握矛盾纠纷案件纠纷来源、纠纷类型、纠纷状态、风险等级等内容;推进案(事)件“受、导、分、调、仲、诉”全流程数据化协调管理和闭环处置,实现信息共享,提升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水平;同时,实时动态研判分析,通过智慧矛盾纠纷调处平台系统,对全区矛盾纠纷事件进行全流程可视化展示、态势感知分析、Top纠纷类型和属地比对,对重点事件进行实时预警;以“周报”“月报”等形式,围绕矛盾纠纷诉求化解数据,从矛盾纠纷类型、受理数量、办结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研判,及时发现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推动形成线上线下流转办事、动态管理、调度指挥、预测预警、精准决策于一体的区域社会治理智慧矛盾纠纷调处体系。

在制度落实上“动真招”

海勃湾区积极完善闭环运行机制,建立矛盾纠纷“排、分、调、处、评”闭环处置流程,依托线上智慧矛盾纠纷调处平台系统分层、分级、分类别流转交办,形成“群众求助—窗口受理—系统派单—矛盾调处—司法确认—评价回访”的矛盾纠纷化解闭环和严密的工作链条。

海勃湾区积极完善多元化解决机制,建立健全8项工作制度,实施网格常态排查、村(社区)每日响应、镇(街道)每周梳理、区级每月研判工作机制,推动区域矛盾“发现得早、研判得准、处置得好、控制得住”;针对疑难复杂或者久拖不决案件,以集体会商、领导包案、跟踪督办等方式兜底化解。

海勃湾区全力完善综合考评机制,按照综合考评机制对进驻单位、调处团队、职能科室的日常纪律作风、调处绩效等综合打分;按照“简案周结、普案月结、难案季结、急案快结”原则,对受理事项进行电话督办、周月报通报;建立“网上评价、现场评价、回访评价”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反馈体系,推进各类诉求解决整体提速。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