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都是这个家的一分子,有什么意见、建议,咱们畅所欲言。”海勃湾区滨河街道滨河社区的网格员在日常楼栋巡查中发现,一些可回收物,如报纸、杂志、纸板箱等堆放到楼道里,不仅不美观,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社区党委、红色楼栋长召集居民一同在世景苑B区的“睦邻议事厅”里“唠家常”“议社事”。
工作人员话音刚落,大家纷纷举手示意、竞相发言。“我觉得应该在社区多安装宣传栏,将垃圾分类知识张贴在宣传栏里,提高大家的认识。”“我们可以安装一个有偿智能垃圾回收箱,安全隐患减少了,也能改善环境卫生,而且还有收益。”……你一言我一语中,大家的意见逐步统一,决定在小区里设置一批可智能称重的“有偿智能可回收箱”。
“太方便了,能回收的东西下楼就能直接放进回收箱,手机上一操作,现金立马到账。”居民李英芝乐呵呵地说。“有偿智能可回收箱”不仅外观漂亮、操作方便,而且箱体密闭性好,24小时开放,居民们只需要手机扫码操作,一键就能轻松实现“变废为宝”。设备采集的数据,也将无线传输到系统监管平台,监管人员可以实时了解各类垃圾的收集情况,并调度人员、车辆及时运输。
滨河社区世景苑B区网格员卫静说:“通过‘有偿回收’的方式,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小区的环境也变得更加整洁,安全隐患也减少了,有效推动了社区垃圾分类、乱堆乱放清理工作落地见效。”
“电动车上楼充电、‘飞线’充电都太危险了,容易引发火灾。”接到区中公寓居民“微心愿”后,海勃湾区滨河街道白楼社区党委第一时间到现场了解情况,并组织居民召开议事协商会,决定将原有围栏式的车棚改造成敞开式车棚,节省占地空间,并在车棚内安装电动车充电桩,解决居民充电的需求。“我经常骑电动车出行,小区新安装的充电桩既方便又安全,车辆摆放也更整齐了。”居民赵进对社区“微改造”连连称赞。
近年来,海勃湾区滨河街道党工委以“睦邻党建”品牌为引领,大力推进基层治理新实践,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效能,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凝聚两代一委、相关职能部门、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力量,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治理,通过睦邻议事实现“大家事大家议”,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努力让基层治理成效与群众幸福生活环环相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