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驿站:城市温度在暖心服务中释放

王萍是一名环卫工人,每天忙碌在大街小巷,守护着城市的整洁。长期户外劳动,喝水、休息等普通小事于她而言并不方便。幸好,市总工会在她工作的街巷附近打造了工会驿站,里面配备了饮水机、充电器、微波炉、休闲座椅等免费服务设施,为她和像她一样的户外劳动者提供了一个歇脚、补给的地方,让王萍觉得很暖心。

“我每天都会来工会驿站,歇歇脚、喝口热水,夏天能避雨,冬天还能取暖,这里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王萍说。

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户外劳动者和新就业形态群体,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普遍存在吃饭难、喝水难、如厕难、休息难等现实问题。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在工作中享受到更贴心、更便捷的公共服务,市总工会积极打造分布广、覆盖面大、服务元素完善的工会驿站,向他们免费提供歇脚、饮水、热饭、阅读等服务,让城市温度在暖心服务中释放。

“工会驿站里配备的雨伞、应急医疗卫生用品都很实用,我们有需求或遇到困难,能从这里得到一些帮助和支持,让我觉得很温馨。”周文清是一名电工,平常工作的地方离家较远,有时累了,他便会选择到附近的工会驿站休息。

目前,我市共有全总备案工会驿站65家,平均每天接待户外劳动者1200余人次。这些工会驿站中,按照“六有”标准建设的星级工会驿站有25家,依托通讯、金融行业的服务网点建设的工会驿站有40家,各个站点的位置信息能从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电子导航设备上查询,户外劳动者能够随时随地找得到、进得来。

“为提高职工生活品质,我们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做好工会驿站建设,同时依托服务站点,针对户外劳动者等群体开展各类活动,通过共建共享,使建成的服务阵地最大化发挥效能,让‘小站点’释放‘大能量’。”海勃湾区总工会副主席安丽珍说。

如今,户外劳动者和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工会驿站在全市各街道、乡镇及交通枢纽都有分布,工会驿站已成为我市户外劳动者的“加油站”和“避风港”。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家工会驿站评为全国“最美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海勃湾区零工市场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是京蒙协作北京市总工会援建五星级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