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到家解难题 优质服务零距离

近年来,海勃湾区围绕“一刻钟健康医疗圈”建设工作,积极开展老年医疗照护、家庭病床、居家护理等服务,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

2月28日,海勃湾区海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付海玲和护士长钱芳背上巡诊包准备出发,这天是他们为居家助养对象陈文丽巡诊的日子。巡诊包里,放着提前一天准备好的听诊器、血压计、导尿管等器材。轻按门铃,走进房间,钱芳与老人女儿袁凤莲打招呼:“姐,这段时间老人状态怎么样?”“最近吃饭睡觉都不错,总算又把你们盼来了。”袁凤莲说。

一问一答间,付海玲为老人听诊、量血压,基础检查项目做完后,钱芳帮陈文丽翻过身,仔细检查她的皮肤情况,并为老人更换了留置导尿管,转头叮嘱家属:“长期卧床容易长湿疹、褥疮,平日里多给老人翻身、观察。”

去年4月份,92岁的陈文丽突发车祸导致盆骨骨折。回到家中后,老人卧床,生活上家里人还可以轮流照料,可碰到更换尿管等医疗操作,还得上医院。“每次上医院要抬上抬下,到了医院,取号、排队、换药,折腾下来就是小半天。”看着母亲遭罪,袁凤莲急得直抹泪。

回家后,袁凤莲了解到海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个居家助养医疗服务队,专门对辖区符合条件的患者提供家庭病床服务,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治疗、护理患者。“在家里就能接受医护人员的诊疗护理,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袁凤莲说。

在海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袁凤莲填写了母亲的基本情况,提交了居家助养申请。没两天,袁凤莲就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回复电话,随即预约了医生上门服务。此后每当母亲有医疗需要,袁凤莲就拨通钱芳的电话,医生、护士就会上门为陈文丽诊断病情、更换药品,指导家人做好日常护理。“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延伸性的护理工作需要有人来做,将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病患家中,为一些特殊出院患者持续提供上门服务,这是近年来中心一直在大力推进的工作。我们将以患心为己心,以患安为己任,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钱芳说。

据了解,2023年6月,我市成为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海勃湾区组建了由区中医医院牵头形成2家二级综合医院、7家基层医疗机构为医疗集团成员单位的服务网格,以“患者共享最大化”为核心,在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和满足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中,海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行动,组建居家助养医疗服务队,重点对辖区失能(含失智)、慢性病、高龄、残疾、疾病康复期的患者和出院后仍需医疗服务的老年人,提供上门访视、家庭病床等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留置胃管、留置尿管的导管护理、静脉采血、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换药、拆线、膀胱冲洗、压疮等护理。着力构建养老、医护、康复、临终关怀四位一体、相互衔接的养老模式,实现老年人在居家养老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便捷对接,切实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和服务水平。

“主动上门服务,送上暖心‘医’靠。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居民需求为中心、以辖区老人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让更多居民切实感受到医疗温馨服务,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海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曹彩霞说。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