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民生改善 暖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说:“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回望2023年,我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聚焦民生发展,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一段段话语说出了我市居民的心声,一张张图片展现了居民的幸福新生活,一组组数据映照着为民初心。这一年的民生答卷温暖人心。

展望2024年,我市全力部署,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我市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编者

我今年43岁,之前一直是临时工,2023年,市里公益岗招聘,单位了解我的情况,就把我报了上去。现在,我正式转了公益性岗位。工资虽然没有变,但是单位给我缴“五险”,一年能省1万块钱。我家孩子也快大学毕业了,日子眼看就要好过了。

——我市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刘艳霞

2023年,我低保每月补贴535元,农资购入补贴享受3000元,农资畜禽销售补贴1000元,燃煤补贴享受1400元,户厕改造补贴1000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512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404元。不算不知道,我家一年享受的惠民补贴就有近1.6万元。我家靠养羊还挣了将近2万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000元,有政策帮扶加上自己劳动,我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

——乌达区乌兰淖尔镇泽园新村居民 李雅萍

我自身患有多种重大疾病,儿子智力残疾,20多年来,全家一直靠低保金维持生活。2023年,低保标准又有所提高,我从最开始拿每月70块钱的低保金,现在涨到900多块钱,家庭负担减轻不少,我心里特别高兴。

——海勃湾区低保居民 梁国英

现在看病越来越方便了,以前得病都得去市里的医院看,现在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有家庭医生,身体不舒服给医生打电话就能咨询,头疼脑热、按摩理疗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就诊,他们还会经常来小区义诊,风雨无阻。

——海勃湾区林荫街道居民 王润兰

2023年,民政部门为我家做了适老化改造,卧室安装了监控和小夜灯,厨房安装了烟感报警器,卫生间安装了座便扶手,另外还有防滑座椅、推车式助行器、板凳式拐杖……我的生活更安全、更方便了。现在,社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供老年人休闲娱乐,还有配餐服务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海勃湾区新华西街道83岁居民耿华

2023年,家门口多了好多休闲娱乐的地方,以前,想健身就得走到运动公园或者只能在家门口遛遛弯儿,对老年人来说不太友好。现在,出门就有健身场地,累了旁边就有口袋公园,往远走走,运动公园里增加了座椅,还建设了各种运动场地,日子过得更舒坦了。

——海勃湾区滨河街道70岁居民王焕凤

2023年,我们小区水、电、暖、天然气等所有管网全部改造,家里再也不用担心突如其来的停电断水,道路平整了、植被又绿了、公共照明亮了、车棚建设更智能了、门禁系统和监控设备全部安装,小区安全了,这次老旧小区改造解决了我们小区的沉疴痼疾,改到了我们心坎儿里。

——海勃湾区凤凰岭街道公园社区白云庭院小区居民 朝鲁

现在交通越来越方便了,我从机场回乌达走省道217线海勃湾绕城段可以直通,中间只有几个红绿灯,路上能节省20分钟时间。2023年新开通了好多条航线,外出方便又快捷。机场路这边新建了葡园绿道,不着急回家还可以沿路游玩,道路四通八达,生活更便捷了。

——乌达区居民 张磊

没想到有一天竟然能平房换楼房搬新家,现在不用烧炉子,家里不呛还暖和,儿孙来家里也有干净的地方坐,不用担心房子年久失修。周围公共设施齐全,出门有公交车,旁边有公园,周围有学校,还有早市,棚户区改造真的改到了老百姓心里。

——海南区棚户区搬迁居民 杜海涛

全市就业形势整体向好

城镇新增 就业5028人

失业人员 再就业4206人

就业困难人员 就业2246人

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2.63% 200.29% 204.18%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

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4.0%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3.8%   6.3%

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全市已纳入

最低生活保障4642户6875人

特困救助供养359人

临时救助1711人次

社会救助标准实现7连 升

低保标准、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列自治区第3位

完全和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对象的照料护理标准

分列自治区第1、第2位

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拓宽

全市参保28.44万人

基本养老保险12.91万人

工伤保险11.17万人

失业保险同比分别增长 4.53% 10.76% 7.98%

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 实现基层医疗机构门诊诊察费100%报销

▲ 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99个

▲ 增设“健康驿站”10个

▲ 已备案托育机构24家

▲ 新增托位数618个

强化一老一小服务

全市养老服务床位3435张

对1098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

适老化改造,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 新建成4个多功能、嵌入式区级养老服务综合体

▲ 全市88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实现精细化运营

▲ 建成11个中心厨房

▲ 签约24家暖心为老餐厅

▲ 普惠性幼儿园

覆盖率达97.7%

高于国家标准12.7个百分点

城市更新行动不断实施

▲ 建成“一刻钟社区生活圈”试点12个

▲ 更新市政管网81.5公里

▲ 新建“口袋公园”17座

老旧小区改造完成60个

建成保障性 租赁住房1790套

建设棚户区住房2538套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 包银高铁乌海段等工程进展顺利

▲ S217海勃湾绕城段等4个项目建成通车

▲ 打通断头路38条

▲ 新增运动场地31万平方米

▲ 举办文体活动3800余场

▲ 惠及群众200万人次

2024年,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聚焦城市转型,在完善城市功能上实现新的更大进步

实施温暖工程,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