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担当履职责 践行使命暖民心 ——海南区2023年民政工作综述

医生定期入户给老年人做检查。

老年人在海南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身心舒畅。

民政工作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最广泛。

2023年,海南区民政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在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上持续发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用好社会救助政策

竭力增进民生福祉

海南区民政局落实低保提标补发工作。2023年,区民政局累计支出低保金1593.14万元,人均补助水平689元,开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排查行动,强化兜底保障精准落实,对所有低保家庭重新核定补差标准,共新增低保户111户171人,核减低保户71户134人。按分类施保情况区分,全区现有享受A类低保184户193人,享受B类低保1135户1834人。

区民政局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托底保障作用,继续做好低保边缘户、流浪乞讨人员、精神病患者、突发事故等困难家庭的临时救助工作。2023年,累计为291名遭遇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困难的群众实施了临时救助,支出救助资金69.3万元。

区民政局调整优化农区牧区低保“单人户”政策,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未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范围的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动态调整后,海南区享受政策已脱贫户145户329人,103户204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11户11人纳入特困救助供养,为5户已脱贫户发放1.1万元临时救助金,为2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发放临时救助金1.4万元,无“脱保”“漏保”等现象,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加强社会事务工作

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为切实保障残疾人得到有效帮扶,区民政局坚持将残疾人各项补贴政策落实落细,聚焦残疾人困境,不断践行为民服务理念。2023年,共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8548人次,共85.48万元;通过财政惠民“一卡通”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8825人次,共88.26万元,并全面完成2022年“助康工程”假肢取型装配工作,为全区残疾人配发轮椅、助行器等各类康复辅助器具36件。

自2023年1月起,区民政局加大特困供养救助力度,依据政策对特困供养人员的供养金由1600元/月提高至1700元/月,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人员补贴标准由2022年的1300元和500元分别调整到1350元和525元,共为72人进行了提标补发。2023年,全区共有特困供养人员72人、全护理人员19人、半护理人员43人,共发放特困供养人员供养金200.06万元。

依托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区民政局加强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关爱保护和帮扶救助。2023年,共为全区4名孤儿、10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孤儿生活补助19.21万元。结合“六一”等节日,对9名困境儿童进行了慰问,送去了价值2665元的慰问品,努力为困境儿童健康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23年,海南区民政部门完成全年电子化扫描845份,完成电子证照1690个。自2023年6月1日起受理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事项。在传统“七夕”节,区民政局联合多家单位举办“金婚携手新婚 共度幸福人生”户外集体婚礼颁证活动,在既往婚俗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婚俗改革,以新时代婚俗改革为抓手,全力打造健康文明、简约适度的特色婚俗文化。区民政局创新服务模式,做好延时服务工作,在每周六日提供延时服务,不断优化服务环境,使服务更加人性化。

区民政局稳步推进殡葬改革步伐,按照《海南区殡葬领域问题整治专项行动方案》要求,联合相关单位组成联合执法组,对辖区内私埋乱葬和违法违规建墓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各集中埋葬点进行规范管理,用围栏对公乌素、老石旦、拉僧仲等处的集中埋葬点进行了围挡,私埋乱葬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配合相关部门对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新能源基地二期范围内137座坟墓进行搬迁。

多措并举完善居家养老服务

2023年,区民政局提升养老服务的效果、效率、效益,在已建成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养老设施功能和服务内容提升,对华苑、新苑、新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提升改造;联合多部门将“老年大学”下沉到养老服务中心(站),开设“护航银发课堂”,举办“桑榆未晚、再现芳华”摄影活动等,为老年人开设132场书法、手工制作、广场舞、社保医保知识、健康等主题讲座;提升养老服务的温度、力度、速度,按照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根据老年人家庭环境、身体状况制定“一户一策”改造方案,对2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同时,积极推进政府购买9类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清洗油烟机、清洁保洁、安装维修、帮助代购生活用品、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已完成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547户,完成采集9类老年人人脸及定位信息714人。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