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牛奶厂

乌海市牛奶厂。(翻拍于1989年版《乌海市地名志》)

今市牛奶厂位置上美丽的滨河二期。(赵荣 摄


美丽的滨河二期,条条道路宽阔整洁,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座座公园景色如画,完全想象不到其本来的样貌。在乌海湖大桥东端附近有一高一低两座水塔,这附近曾是乌海市牛奶厂的厂址所在地。

据史料记载,乌海市牛奶厂位于海勃湾城区西南约9公里的黄河边上,其前身是1969年成立的海勃湾市牛奶厂,马振清任牛奶厂第一任厂长。在牛奶厂当过兽医的刘万程曾回忆,牛奶厂成立之初,先是买了150只奶山羊,每天产奶80公斤,开始向市场供应羊奶,后来又买了40头奶牛。紧接着建了两栋牛舍、几间办公室和1栋家属楼,调去4名干部和6名工人,牛奶厂规模初具。20世纪70年代,海勃湾城区只有一个供奶点,凭预售的奶票供奶,每斤牛奶0.25元。由于牛奶数量有限,每天都供不应求。

1976年乌海市成立后,海勃湾市牛奶厂更名为乌海市牛奶厂后规模逐渐扩大,牛奶的市场供应也逐步转好。1984年,薛汉山从内蒙古农牧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牛奶厂,先后当过兽医、奶牛队队长、副厂长。他曾回忆,到1986年,牛奶厂的奶牛已增加到100多头,日产牛奶近4000公斤,除满足市场供应外还建了乳品加工厂,生产奶粉、冷饮、冰棍等乳制品,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格局。李华中滩有3000多亩草场,年产青干芦苇75万公斤,是牛奶厂重要的饲草基地。薛汉山当奶牛队队长时,负责饲草基地的管理工作,被人们称为李华中滩的“滩主”。

20世纪80年代后期,牛奶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把300多头奶牛作价承包给40多户牛奶厂职工,厂里负责饲料草料供应、疫病防治、配种以及对奶牛产前、产中、产后的管理。

随着滨河新区的开发建设,2012年,被承包的奶牛全部迁出牛奶厂,办公室、家属房和牛舍全部拆除。至此,牛奶厂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紧接着,牛奶厂及周围相继建起了乌海湖大桥、环湖路,李华中滩则作为乌海湖库区被淹没。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