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至的到来,七月即将进入更为“炎酷”的盛夏季节,气温更高,各种病原微生物繁殖更加旺盛,极易发生肠道传染病的传播。乌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您:注意防范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百日咳等疾病的发生。

高温高湿利于病菌繁殖和传播,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通常开始上升,如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和各种肠炎等。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伴有或不伴有发热症状。
健康提示:
1.讲究食品卫生。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冰箱低温只能延缓细菌生长,并不能灭菌,因此食物需要热透后再食用。
2.尽量少食用容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等水产品,不要在流动路边摊吃海鲜,不要生吃、半生吃水产品。加工海鲜时要煮熟热透,每次吃海鲜注意适量,不要一次食用过多。
3.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要认真洗手。生食食物一定要洗净,尽量减少生冷食品的摄入。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容易感染5岁以下儿童,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
健康提示:
1.勤洗手,在培养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消毒洗手习惯的同时,也需规范自身行为,在外出后、接触儿童前、为患儿更换尿布和沾有排泄物的衣物后,均需洗手。
2.居家卫生,要注意幼儿的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肠道病毒惧怕紫外线和高温消毒,所以勤晒衣被也是一项有效预防措施。
3.接种疫苗,接种EV-71疫苗可预防EV-71导致的手足口病,有效防止重症和死亡的发生,推荐6月龄~5岁儿童尽早接种。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近年来全球多国出现百日咳疫情回升的情况,我国百日咳疫情近年也呈上升趋势。
健康提示:
1.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降低婴幼儿发生百日咳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要求,适龄儿童应尽早、全程接种百白破疫苗,未全程接种的适龄儿童应尽早补种。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注意合理作息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3.做好个人防护。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近距离接触照护婴幼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
4.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青少年和婴幼儿,出现持续性咳嗽等疑似症状后应及时就诊。百日咳患者所在房间应及时通风消毒。患者接触物品应做好清洁和消毒。易感人群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并严格执行手卫生。

七月天气炎热,人们空调使用频繁,室内通风不畅、室内外温差过大等因素易引发身体不适,增加细菌病毒感染的风险。水痘、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仍然存在,广大市民应注意防范。
健康提示: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使用空调应定期清洁滤网,合理调节温度,不要长期待在空调房,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
2.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新冠、水痘、百日咳等,建议儿童等易感人群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
3.建议出入公共场所科学佩戴口罩,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