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路上有人护 巡护员为越冬候鸟“送粮”

为候鸟投放玉米。

监测候鸟动态。

连续几场降雪过后,2月23日,乌海的积雪仍未消融,市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一早启程,从海勃湾区驱车前往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为那里的越冬候鸟“送粮”。

几天前,中心工作人员刘环孝通过候鸟智慧监测平台发现,在巴音陶亥镇万亩滩村留居的2000余只灰鹤觅食困难。当日,市自然资源海南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将已备好的100公斤玉米粒运到万亩滩村,与中心工作人员、市自然资源乌达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共同为鸟儿们投食,并监测、巡护沿线候鸟。

刘环孝和同事沿环湖路驱车前行,静谧的乌海湖不时传来几声鸟鸣,他放慢车速,同事们紧盯窗外,用望远镜观察候鸟踪迹。行车途中,偶有几只银鸥、苍鹭、赤麻鸭或凌空飞翔,或徜徉水中觅食。在一处已冰雪消融的小面积水域,几只秋沙鸭带领幼鸟畅游,河道中不时传来它们的欢唱。

行至环湖路一处弯道,刘环孝停下车,指着一处高点说:“我们在这里新安装了候鸟监控设备,去年这里栖息着上千只天鹅,它们成群结队,距离岸边较远,需要用望远镜才能看到。有了监控设备,今年它们若再迁徙至此,我们就能及时发现鸟儿的踪迹,更好地保护它们。”

行驶在厚厚的积雪路面,车速十分缓慢,驶过平坦的公路,便进入万亩滩村,一路向前,崎岖的道路车辆颠簸,有的路段如羊肠小道,只能让一辆车通行。年年巡护、年年护鸟,刘环孝对这里的一水一路了然于心。他娴熟地驾车穿过一条条小道,但在“老地方”却没有发现灰鹤的踪迹,他径直掉头,向后方的一片滩涂驶去……一番寻找过后,几千只灰鹤映入眼帘,旷野里传来嘹亮的鸟鸣。

车辆停稳后,市自然资源海南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搬下100公斤玉米粒,刘环孝则先到候鸟栖息地查看情况。“瞧,它们这几天吃不上食物,就用爪子刨草根吃。”厚厚的雪地上,灰鹤偌大的掌印深深浅浅,有用爪子刨食的痕迹。刘环孝和同事们记录好沿途植被状态、候鸟粪便等生态环境信息,找到合适的位置抛撒玉米粒。

大家拿起铲子,利落地扒开厚厚的积雪,并将玉米粒均匀地撒在候鸟栖息区,小心收好盛装玉米的袋子,以免灰鹤受到惊吓。

巡逻过程中,工作人员还惊喜地发现500余只豆雁和鸿雁、100余只赤麻鸭在附近栖息。“这几天冰面渐渐融化,河道里出现了100余只赤麻鸭,前几天巡逻时还没有见到它们的踪迹,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呐。”市自然资源海南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武国丽说。中心工作人员取出无人机,及时留存现场影像资料,用于监测、记录灰鹤、赤麻鸭、豆雁、鸿雁的生存状态。

“我们不定期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护,调用无人机全面摸清辖区越冬水鸟基础信息、种群数量、分布特点和栖息地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状况等,科学评估鸟类保护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这几日连续降雪,我们为候鸟投放了玉米,确保它们安全度过雪天。我们也会密切关注候鸟动态,做好保护、救助工作。”武国丽说。

此次巡护中,市自然资源乌达综合服务中心也一同参与。迁徙我市的候鸟通常不会在固定区域久居,每年的种群数量和种类也都有所不同,三区共同参与巡护不仅可以发现并制止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行为,还能全面掌握我市野生动物种类、种群数量,分析候鸟迁徙通道的变化,摸清“家底”,更好地开展保护工作。

“2023年,中心共开展野生动物巡护38次,乌达区范围内巡查发现的野生动物种类主要有鸬鹚、赤麻鸭、豆燕、天鹅、红隼、白骨顶、黑翅长脚鹬等候鸟,我们在巡护过程中共救助野生动物35只。”市自然资源乌达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杜志红说。

候鸟年年歇脚,离不开我市各部门的共同守护,这些识鸟行家们也对鸟儿有了特别的感情。“我们主动与生态环境部门、公安部门、爱鸟协会等加强工作对接,建立情况通报、联合巡查、群防群治等工作协作制度,常态化开展联勤联动、巡逻救助工作,并充分利用图像监控等科技手段,开展全天候视频巡查,不断加强生态湿地和野生动物的保护。”刘环孝说。

当日18时,历经200余公里、7个小时的巡护后,刘环孝才回到单位,但他并没有休息,而是赶紧到监控室查看万亩滩村候鸟的情况。欣喜的是,那些灰鹤、豆雁、鸿雁、赤麻鸭已经发现工作人员为它们投放的玉米,在饱食了。意外的惊喜是,该点位的灰鹤并非现场观测到的2000余只,而是近4000只!监控视频画面显示,傍晚时分,它们追逐玩耍、嬉戏觅食,俨然是这群鸟类精灵的天下,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之声正在这片广袤的田野中奏出新的共鸣。

“这标志着巴音陶亥镇越来越受到灰鹤的青睐,也证明我市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的‘服务’越来越好、市民的爱鸟意识越来越强,为迁徙、留居的候鸟提供了非常舒适的栖息环境。”刘环孝高兴地说。

在乌海,黄河穿城而过,具有湿地、草原、林地、山地、沙漠等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我市位于全球候鸟迁徙路线的东亚—澳大利亚线和我国境内青海湖—三江湿地迁徙路线上,有鱼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5大动物类型,总种数152种,其中,每年有6科60余种、10万余只鸟类在这里繁殖、越冬和迁徙。

又一个春天来了,又一批候鸟朋友将飞越千山万水回来了。这些候鸟守护者们会像守护自己的孩子一样,迎接鸟儿们归来。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