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阵地建设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 近年来,乌达区区域社会治理中心聚焦基层治理主责主业,持续在阵地建设上下功夫,推动各类矛盾纠纷和群众诉求全程监督、全部兜底、全链条解决,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近日,乌达区区域社会治理中心组织召开专职网格员培训,镇(街道)46名网格员参加培训。

用好功能阵地,打造集约矛盾纠纷调处格局。乌达区区域社会治理中心将全区各类矛盾纠纷划分为人民、行政、司法三大类,设置劳动仲裁、法律服务、诉前调解等8个功能室,7个部门单位入驻办公,实现整体工作制度化运行、闭环式管理。中心运行以来,共接待群众1万余人次,组织召开调度、协调、培训等会议150场次,统筹调度各入驻部门开展法律服务400余次,解决物业纠纷50余件,劳动仲裁立案650余件,推动全区各类矛盾纠纷和诉求即接即办、应办尽办。

用实品牌阵地,推动服务触角向基层延伸。乌达区区域社会治理中心针对辖区特点,创建“三定四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有效盘活全区各类资源,自下而上受理各类群众诉求16.9万余件,受理矛盾纠纷600件,办结率、化解率分别为98.98%和100%。持续发挥“以调定补”属地优势,调解纠纷1.7万余件,调解率达98%以上。强化部门联动配合,召开三级民情民意会109次,收集调处各类民情诉求308件,协调处置率达100%,中心品牌效应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用优线上阵地,提升群众诉求办结效率。乌达区区域社会治理中心聚焦“四率”(响应率、办结率、解决率、满意率)指标,印发12345平台工作办法,强化与区政府办、区纪委监委联动,推动各部门单位保质保量、按时办结工单。定期开展培训,提升办件人员业务能力;针对疑难案件开展联动处置,推动积压案件化解;及时梳理高频问题和重点领域诉求,做好预警提示;对流转工单进行跟踪督办,推动各部门单位由被动受理向主动处置转变,确保群众线上诉求及时有效办结。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