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海市始终把网格员学习培训作为深化网格治理服务的重要抓手,在“建、精、实”上持续精准发力,不断增强网格员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实战根基。
一、“建”强培训阵地,强化教育培训保障
2021年乌海市在全区率先打造“建管孵培”一体化的乌海市网格学院,配套制定《网格学院职责》《网格学院工作制度》《网格学院网格员培训制度》等工作规范和周期性培训计划,完善市、区、镇(街道)、村(社区)的联动教学体系,明确市、区政法委和两级社会治理中心负责邀请部门行业领域专家开展重点培训,镇(街道)负责网格员岗前培训和技能培训,村(社区)重点做好网格员职能职责、信息采录、摸排走访等日常培训和以老带新,确保分级培训互有侧重、效果显著。建立线上平台与线下实体平台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创新“网格论坛”“网格故事会”等交流形式,累计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反邪教、国家安全、电信反诈等线上线下专题培训105期,参训学员2.5万人次。同时,依托“乌海市网格学院”微信公众号,搭建“网格学院”学习平台,建立掌上课堂、网格圈、活跃度兑换等功能,共发布视频、文档课程87期,推送网格治理经验、网格员工作动态、网格员故事等各类信息129篇,点击量8413次,为培养锻造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高素质网格员队伍提供有力保障。

二、“精”准对接需求,紧贴工作发展实际
紧扣网格治理服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练什么”的原则,通过走访、摸底调研,广泛征集网格员意见建议,精准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用综合技能、心理健康、突发事件应对等20个大类的专题培训项目,建立涵盖全市党建、政法、民政、人社等15个行业领域的63名业务骨干为主体、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补充的师资库,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累计培训62课时,确保培训对“口”又对“味”,实现教学相长。同时,围绕重点业务,邀请理论水平深厚的讲师、社区民警和实战经验丰富的网格员代表开展专题授课,将理论与方法、政策与实例、成绩与问题同步讲解,让参训学员在提升理论素养的同时,掌握处理问题、化解难题的办法和措施,实现以学促干。今年以来,网格员上报办理网格内各类网格事件和诉求11.27万件,办结率99.97%,发现、上报、协调、化解矛盾纠纷1422起,开展各类社区宣传活动4767次,网格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成效明显。

三、“实”战锤炼队伍,深化教育培训成果
坚持把现场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充分运用实物展示、实地参观、现场讲解等多种方式,实现理论知识认知、现场体会感悟,进一步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先后举办全市网格治理服务现场会3场,组织125人(次)对三区10个网格治理服务工作成效突出的社区网格、农区网格、专属网格进行实地观摩,让网格员在“实地实景”中体验了理论知识的“变现”、业务素质的“提升”、实操能力的“强化”。组织“筑牢北疆红色网格 锻造乌海网格尖兵”全市网格员队伍大比武活动,历经各镇(街道)初赛、各区复赛、历时一个多月,全市700多名网格员经过激烈的争夺、比拼角逐出11支参赛队伍入围决赛,最终6支镇(街道)网格员代表队、10名优秀网格员脱颖而出,成为广大网格员展示风采、交流经验、共促提高的一个重要平台,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乌海贡献了网格智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