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公园20分钟效应”吗?这一提法出自《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的一项研究。其中指出,每天在户外待上一小段时间就能够让人感到更加快乐,即便不做运动,只是到公园或其他能感受到自然气息的地方逗留20分钟,就能显著减少压力。
时下的乌海,无论是在市人民公园、滨河生态园、运动公园,还是在居民家附近的口袋公园,抑或是葡园绿道、滨湖路、“母亲河之旅”马拉松赛道……任何时段都能看到市民悠然漫步、惬意休憩的身影。
市民们能够轻松地解锁“公园20分钟效应”,离不开这座城市为市民提供的“公园自由”。我市以市民对美好居住环境与宜居生活的期待为目标,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新建、改造综合性公园、城市绿道、口袋公园、社区公园等,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擦亮幸福底色。
6月27日,在市人民公园内,一大早就有老年人在乒乓球桌前较量角逐,一些“民间高手”虽已年过花甲,但单手俯卧撑、360度单杠回环都不在话下,多年坚持到公园健身,让他们精神矍铄。
以前,公园基本上是老年人的健身场、孩子们的游乐园,鲜见年轻人的身影。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公园,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放松身心。
最近几天,市人民公园新荷绿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景为公园带来浓浓诗意。“我上班前会到公园的荷花塘走一走,早晨7点左右花开得最好,这里荷花清香、廊道清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觉身心都很放松。”市民周丽丽说。
位于滨河新区的滨河生态园是“带娃”家庭的首选。这几天,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公园内的沙滩上都充斥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沙滩上,孩子能放心地亲近大自然,我们这些‘遛娃’的家长,哪怕不健身运动,只是在沙滩上坐一会儿,也会像充满了电一样舒畅。”市民尤文婷说。
我市聚焦城市转型新变化、百姓高品质生活新需求,因地制宜满足群众休闲需求,一座座藏在各居民小区旁的口袋公园,通过资源整合和改造提升,让市民“近”享城市美好生活。
“我们小区门口就有一个口袋公园,一家人吃完晚饭到这里健身休息,在这种轻松的环境氛围中,每个人都十分惬意。”市民周伟华说。
近年来,我市从精微处着手,因地制宜、见缝插“绿”,打造了一大批精致的特色城市公园,让市民真正走入绿地、融入自然。同时,不断“上新”小而美、小而精的城市绿色空间,全力打造人与自然、产业与生态、城市与乡村紧密连接的生态旅游景观。
无论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从生态到业态,还是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公园已逐步走进乌海人的日常生活,公园建设带来的不仅有绿色,更给市民带来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幸福感、获得感。
“运动健身给身体带来的‘发汗’与因天气炎热而出汗不同,会让紧绷的身体和情绪随着汗水排出体外,让人产生快乐因子。乌海的公园各有千秋,也让老百姓的快乐因子更多、健康因子更多!”市民王建峰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