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需要让人诗意地居住,这份诗意如何体现?公园无疑是最佳场所之一。一座公园除了是城市的“绿肺”,还应是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乐趣。
日前,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座公园,每日的清晨、下午和傍晚,公园里都十分热闹,人们根据个人爱好分成一拨拨、一组组的,唱着歌儿、写着地书、练着太极、下着象棋、读书看报……光是跳广场舞的队伍就有十几支。公园已然成为市民“寓教于游”的文化休闲场所。
多功能的文娱活动场所
说到公园于城市的意义,很多人会不由得想到“魅力担当”和“人流量担当”,但在我市,环境优美的公园还是“文化担当”。
近年来,我市加大公园建设力度,不仅在数量和管理质量上呈现质的飞跃,公园文化建设也逐渐焕发出极具新时代特征的发展活力,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进公园,享受文娱活动带来的轻松愉悦。
6月23日清晨,记者来到市运动公园,从南门沿健身步道前行,看到不少市民静坐在苍翠欲滴的大树下,手捧报纸或书籍细细品读,还有几名青年拿着手机扫码阅读。
“上学时,我每天6点起来背书,现在习惯了,所以放假也依然坚持。”准大学生王浩然说。
在公园深处一片空旷的广场上,十几人正在写地书。
“我每天早晨和晚饭后都会来写一会儿。这里比较空旷,周边还有美景,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家住海勃湾区德顺祥庭小区的居民张改梅说。
当日傍晚的法治公园内,广场舞爱好者踏着欢快的旋律翩翩起舞;孩童们则在旁边的空地上嬉戏打闹着;打羽毛球的、聊天拉家常的、唱歌的……居民们悠闲地享受着夜晚的凉爽与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我觉得家附近有这样一个场所,实在是太好了,一到晚上热热闹闹的,跳跳舞、听听歌,感觉日子有滋有味。”家住海勃湾区三中家属楼的宋庆云兴奋地说。
每天随着朝阳升起,市人民公园木制的棋牌桌凳也镀上了一层金色,老人们兴冲冲地摆好棋盘,准备“一决高下”。
“我和老伴儿一天得来公园两三次,跳会儿舞,打会儿球,练会儿太极,再来下下象棋,这退休生活可是充实得很呢。”家住海勃湾区中孚广场小区的居民李美玲说。
活跃的“草根”文艺社团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随着一首动听的歌曲《小白杨》传入耳中,一支名叫“快乐艺术团”的队伍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快乐艺术团团长张金生今年70岁,他说,最初这个团只有七八个人,“唱着唱着人就多了,现在已经发展到了百余人,都是离退休的老人”。张金生告诉记者,他们团队每天早晨8点半都会在这里准时开唱,还经常参加一些文艺汇演和比赛。
“每天在这里唱会儿歌,跟大伙儿一起热闹热闹,让我原本无所事事的退休生活又有了朝气,我感觉自己现在的精神状态跟你们年轻人没多大区别,用你们的话说就是每天都‘活力满满’。”艺术团成员张云青乐呵呵地说。
“好!再来一个。”日前,记者走进神华墨玉广场,只听见远处时不时传来叫好声和掌声。循声前往,在煤炭博物馆前的一片空地上,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围在一起,仔细一瞧,这里正在进行一场民间演出。“舞台”中,笛子、二胡、板鼓、小钹、手锣等伴奏乐器应有尽有。演出负责人肖挺喜告诉记者,这支队伍是海勃湾区林荫街道海馨社区的文艺志愿者自发组成的演出团体,每隔两三天都会在这里演出。
“我喜欢唱二人台,观众也喜欢听,每天来这里演出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文艺志愿者王义娥笑着说,她已经退休多年,平日里没什么事儿,只要有活动就会参加,“把戏曲当作自己的一个业余爱好,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何乐而不为呢?”
无独有偶,市人民公园也有一群热爱二人台的市民。康占伟便是“公园二人台”的团长。他说,这个团队是海勃湾区二人台协会操办的,起初只有几个人,没想到后来人越聚越多,现在只要是二人台爱好者都能来唱一唱。“你看,那个吹笙的,就是这个团队的老成员之一,是剧团退休的专业人员;这个吹喇叭的王师傅,是从老家过来看孙子的,偶然看到我们的演出就被吸引过来了;还有那边的王荣,从小就喜欢玩乐器,现在为了给我们演员打好伴奏,每天早晨都会提前到公园来独自练习。”康占伟说,他会将这个团队一直办下去,一方面是为了给二人台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丰富市民的文娱生活。
“撑肘松肩,心气下降,呼吸自然……”6月25日一早,15名身着太极服的市民在乌珠慕主题公园气定神闲地练着太极。“我们每天早晨6点都会在这里练太极,现在大家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了。”家住海勃湾区锦绣中华小区的居民武国成说,练太极可以让人身心愉悦、舒展筋骨,还可以增强记忆力。
交际舞、书法学习、合唱、二人台……纵观各个公园,在延续传统自然生态作用的同时,还延伸出了更多融知识性、文艺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从而满足了不同受众的多元需求。如今,漫步在各个公园,映入眼帘的都是人与自然其乐融融的生态美景,萦绕在心头的是那浓厚的文化韵味。
“公园就应该如此,成为人们可以玩一玩、学一学、乐一乐的地方。城市公园的改变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我真是越来越离不开乌海了。”退休老人张立刚说。
集体演奏,快乐合唱。
丝竹管弦,声声入耳。
吹拉弹唱,尽情演绎。
习练武术,气定神闲。
舞姿轻盈,怡然自得。
扫码阅读,博览群书。
习书练字,愉悦身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