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小学生博物馆纠错走红!网友:这才是知识储备的“高光时刻”

“五一”假期

一位来自内蒙古包头的

四年级小学生舒怡诺

因为在河北博物院

发现展板错误而意外走红网络

11岁的“文博小侦探”舒怡诺

在参观“中山国主要战事”展览时

敏锐地发现两处地名注释错误


image.png

河北博物院内地名注释出错


展板上将“云中”的注释

误写成“今内蒙古包头市西”

将“九原”的注释

误写成“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舒怡诺随即指着展板纠正:

“九原是内蒙古包头的

云中才是托克托的”


这一段恰巧被舒怡诺的爸爸

用手机拍摄下来并发布在

自己的视频社交平台后

迅速登上热搜榜


image.png

河北博物院官网上的错误古地名注释


河北博物院看到

舒怡诺的“慧眼纠错”后

第一时间在视频评论区

回应表示感谢

并迅速对错误内容进行修正

据悉,院方不仅及时更正了展板错误

还为舒怡诺准备了相关图书作为感谢


图片


两处错误的注释已完成修改

↓↓↓

image.png


在视频评论区

不少网友表扬舒怡诺

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细心

↓↓↓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5月6日

假期结束后回到包头上学的第一天

舒怡诺所在的乌兰小学

为她准备了一个小小的颁奖仪式


image.png


颁奖仪式上

舒怡诺向全校所有的同学

分享了自己为博物院纠错的

经历和感想


image.png

舒怡诺:“因为我就是包头人,在离包头这么远的地方看到包头字样就特别敏感,也格外留意,仔细一看就发现了这处错误。”

舒怡诺:“我们以前语文书上学过一篇文章,叫《不懂就问》,这篇文章里面讲到有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大胆提出来,不怕别人笑话,只要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就好。”

舒怡诺:“学校前段时间请来了中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的馆长给我们分享恐龙的知识,听完之后我就一直对恐龙很好奇,我下一个博物馆想去中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去看恐龙化石。”


学校为她颁发了

“乌兰小学小探索家”荣誉称号

还为舒怡诺准备了包含有

钱学森系列丛书的“成长惊喜大礼包”


image.png


乌兰小学

党支部书记、校长杜鏸介绍:

“我们举办这样一个小小的颁奖仪式

就是想表扬她这种勇气和品格

同时想向全体师生以及全社会传递

‘知识面前人人平等

探寻真理不分长幼’的道理

希望能让严谨治学、求真务实

这样的品质

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流量背后的“底气”


抖音平台点击量超1200万

13.8万点赞、1.2万转发

……

包头女孩舒怡诺给河北博物院展陈

纠错的视频火遍了全网

流量的背后

实则是知识储备的长期沉淀


image.png


舒怡诺的爸爸舒畅本身

就对历史和地理很感兴趣

他介绍:

“从孩子三岁开始

就带孩子外出看世界了

现在孩子已经到过十几个城市

每到一处必打卡的地方

就是当地的博物馆

每去一个城市我自己都会

写一篇小游记来记录孩子的成长

这次发在抖音平台上的视频

也是记录参观过程中

无意间拍摄下来的”


在爸爸影响下

舒怡诺也对历史很感兴趣

平日里就很喜欢阅读历史方面的书籍

听历史故事

去了不少名胜古迹


image.png

image.png


舒怡诺所在的乌兰小学

是内蒙古西部唯一一家

拥有“钱学森班”荣誉称号的小学

学校的“钱学森融创N+”课程

是以“会爱、会学

会玩儿、会创造”为育人目标

这种浸润式教育

让知识不再是冷冰冰的考点

而是让每个孩子成为能用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派”

更将爱祖国、爱家乡、爱包头的情怀

从小厚植、融入血脉

折射出的是内蒙古教育变革的深层脉动





image.png


博物馆里的一次 “较真”

照见了一片土地的教育初心

当知识从课本跃入现实

当思考从课堂延伸到生活

我们欣喜地看到

“会质疑” 正成为新时代少年的标配

正如博物院展板上的坐标被悄然修正

内蒙古的教育革新

也在为孩子们的人生坐标校准方向 

—— 不是培养标准答案的复读机

而是孕育敢求真、能担当的未来建设者


这样的教育

何尝不是最动人的区域名片?

当更多的 “舒怡诺” 

带着文化自信的种子走出校园

我们相信

属于内蒙古的星辰大海

正在少年明亮的眼眸中闪耀

image.png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