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回答我”系列视频爆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宏超表示,这背后是微妙情感的同频共振。
北京日报评,让知识“以粗暴的方式进入脑袋”,不失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只图形式新鲜有趣,趣味科普会不会变成花式恶搞?
创作者在用AI生成视频时,除了有意思的形式,还得带上对历史的敬重、对历史人物的基本了解,作品才不会轻浮、猎奇、恶趣味。不管“回答我”还是“质疑我”,都是可以不断探索的方式。
齐鲁晚报则发文表示,文旅宣传莫止于“追梗”。“追梗式营销”确实能在短期内让一座城市搭上流量的“顺风车”,迅速走红。
然而,在这热闹的表象之下,也需要冷静思考。线上“流量”到线下“留量”的转化率究竟有多少?若想实现文旅项目的长久繁荣,就必须从“追梗”转向“练功”,构建长效发展机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