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城市出圈现象屡见不鲜。一座城市火爆出圈,往往能吸引更多关注,带来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机遇。
2024年,乌海市旅游热搜成为小众打卡榜单城市,多场旅游活动让“沙漠看海·中国乌海”小众出圈。城市出圈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建设是城市出圈的基础,更是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2024年,乌海市城市更新取得新成效,投入13.4亿元实施18个温暖工程项目,改造老旧小区63个、市政管网337公里,新建口袋公园10处。乌海市人民广场改造完成,乌海市客运枢纽站启动运营,包银高铁乌海段黄河特大桥顺利合龙、甘德尔山隧道贯通,打通车站南路等6条“断头路”。成功举办第七届马帮大会等重大活动,乌海机场航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80万人次,全市旅游人次和收入分别增长 23%、21%。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万多字,报告中“城市”一词出现了20多次。这些有关城市的表述,涉及方方面面,有招牌有试点,有认可有荣誉,有新布局也有新期盼。一个个“城市”,蕴含乌海新一轮发展的深刻内涵,核心是六个字:要发展、要幸福。也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指出,让城市有“颜值”、更有“气质”。
人民幸福生活与城市建设相辅相成。乌海市城市体量小、城镇化率高,有山湖沙城一体相依的独特优势,如何让城市发展惠及百姓?城市转型发展从哪里下手?
乌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边海鹏说:“乌海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加快从均衡走向优质,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过上高品质生活。”
乌海市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56万人,城镇化率达95.88%,位居全国第四、自治区首位。作为资源型城市,过去的乌海基础设施欠账多、功能服务不健全等因素一度困扰群众生活,也制约城市发展。面对难题,如何破解?立足地域面积小、人口基数小、城镇化率高的地区实际,乌海市给出了打造一刻钟社区生活圈的最优解。
乌海市商务局副局长李俊晶说:“在推进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过程中,乌海市坚持高标准谋划,根据各区域实际情况,合理划定老城更新、新区规划、城市远郊三类生活圈,分类指导稳步推进。”
如今,乌海所追求的,既有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也有人民生活的高品质。从“乌金之海”到“推窗望海”,伴随着城市的欣欣向荣、市民的安居乐业,高品质生活的美好愿景在我市正一步步变为幸福实景: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实现城区全覆盖,先后跻身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行列。
把高品质城市建设作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四好”建设,聚力打造精品城市,这是乌海市城市建设的新方向。
乌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闫颖说:“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城乡并重、建管并举,聚力提高城市宜居品质。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补短板、强功能、提颜值、塑气质,着力打造小而美、小而优的精品城市。精品不仅是对城市规划建设的要求,更是涵盖各项工作的全方位引领。建设精品城市,最终要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民都能享受到高品质生活。”
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乌海努力实现着精彩蝶变,一座近悦远来之城日益展现出鼓舞人心的幸福模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