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海市海南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指示要求,依托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传播新思想、弘扬新风尚,不断推动文明实践向基层延伸,让文明实践成为海南区最温暖的注脚。
海南区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构建“传统媒体+新媒体”全方位、立体化的文明实践传播体系,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熏陶、受教育。今年以来,充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宣传文化阵地,充分发挥“星火课堂”等作用,线上线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宣讲活动100余场,传播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采取“宣讲+服务”模式,深化文明实践形式载体,组织理论宣讲骨干、文明实践联络员等,以“百姓宣讲”“庭院宣讲”“田间课堂”“小板凳宣讲”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宣讲活动150余场次,使党的政策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海南区始终坚持以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为根本遵循,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在家门口,群众既能锻炼身体,还可以下棋、看书、参加活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退役军人来讲红色故事,有百姓名嘴来讲形势政策,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理论宣讲天天上演。文明实践与一刻钟社区生活圈相衔接,及时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问题,文化文艺、义诊服务、健康医疗、反诈宣传等活动定期举办,一件件民生小事,推动了城市大文明。
为了让文明实践活动既有“速度”、更有“温度”,海南区根据基层群众实际,创新方法与载体,精心打造“萤光微炬”微实事文明实践项目。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围绕群众“微心愿”开展家电维修、爱心理发、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移风易俗宣传、关爱慰问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实现文明实践阵地天天有人在、月月有活动、场场有新意、全年不断线,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截至目前,海南区5个镇(街道)、19个村(社区)都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年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3000余场次,为群众精准服务时长达2600多小时。
近年来,海南区文明实践品牌活力迸发,不断提升文明实践服务质效。针对群众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精心打造“聚民心”“暖心桥”“携手‘童’行”“守艺匠兴”“四合木”等涉及理论宣讲、社会治理、教育帮扶、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项目25个,“红石榴”志愿服务项目入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守艺匠心”“小苔未检”2个项目获自治区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荣誉,2个移风易俗案例入选自治区“移风易俗故事汇”活动并作现场经验分享。围绕教育、文化、科技、医疗、法律、健身等,设计打造普惠性文明实践品牌30余个。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以及特困群体等,定制打造特惠性文明实践品牌20余个。
“多年来,海南区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形式,不断以更新的面貌、更多的方式服务群众,让文明实践看得见、摸得着,做到文明实践有力度、群众心里有温度,让新时代文明之花在‘北方海南’绽放。”海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牛军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