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文联:用生动的文艺实践弘扬北疆文化、传承北疆精神、赓续中华文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化是由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的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要对中华大地不同的地域文化做好总结和阐释,使其成为不同地区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进而激励各族人民群众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北疆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内蒙古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重要手段和载体。市文联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挖掘北疆文化内涵,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开展主题创作,统筹开展文艺活动,用生动的文艺实践弘扬北疆文化、传承北疆精神、赓续中华文脉。

深挖北疆文化内涵,精品创作捷报频传

红色文化主题作品散文随笔集《穿过山谷的风——六五四纪事》已创作完成;全景式沉浸歌舞剧《三线印记》成功演出,并组织文艺评论撰写,在光明网、《内蒙日报》《乌海日报》等平台刊登。

图片

安泰文艺评论《乌海全景式沉浸歌舞剧<三线印记>艺术特色点评》

草原文化主题雕塑作品《朝阳》《传承》入展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油画《草原上的盛会——幸福那达慕》《激情草原》,雕塑《草原雄鹰》《那达慕·射手》等入展第十四届内蒙古美术作品展;少儿舞蹈《潮尔》入围2024顶尖舞者全国总展演;散文集《逐草记》已完成初稿,原创歌曲《四合木》《高原雄鹰》在网络平台及大型活动中广泛传唱。

图片

付作栋雕塑作品《朝阳》


农耕文化主题撸板呱嘴《最美乡村》入选“乡风曲韵”2024胡集书会全国美丽乡村优秀曲艺节目展演;推选音乐作品荣获优秀村歌奖,市文联荣获2024内蒙古村歌大会优秀组织奖;摄影作品《丰收年》等作品在“光影北疆 大漠新城”乌海市摄影作品展中展出

图片

袁沛耀撸板呱嘴《最美乡村》

黄河文化主题舞蹈《黄河泥洼》荣获第十一届华北五省(区)市舞蹈大赛内蒙古地区群文少儿组一等奖;黄河石彩绘《福河·孕》入展第十四届内蒙古自治区美术作品展;长篇小说《龙行北疆》申报内蒙古重点文艺扶持项目。100件区内外优秀摄影作品将在11月底“大河向北”——乌海市摄影作品展中展出。

图片

天娇舞蹈《黄河泥娃》

长城文化主题摄影作品《长城》荣获“北疆光影”——第26届内蒙古自治区摄影艺术展记录类三等奖;油画作品《遗址印象》《秦长城》,民间艺术作品《长城》、摄影作品《东红烽火台》等在自治区及市级展览中展出。

图片

赵云柯摄影《长城》

截止目前,入展入选国家级展赛文艺作品6件;自治区级展赛文艺作品94件。


开展北疆文化建设,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系统化开展北疆文化建设工作,不断探索北疆文化展现形式。举办“百花迎春·艺韵北疆”乌海市文学艺术界2024春节大联欢暨文学艺术精品成果扶持作品展演,提振文艺创作士气;

图片

举办“唱响北疆”2024内蒙古民歌大会,“大河情 赏石韵”中国赏石城·乌海第十三个全国赏石日观赏石宝玉石精品展,第十三届黄河明珠·乌海书法艺术节暨“艺韵北疆”全国书法名家小品展、全区书法篆刻艺术观摩展、北疆神州行:墨虹飞架——“中国书法城·乌海”全国百家机场书画摄影作品巡展等大型活动,扩大北疆文化影响力;

图片

举办“亮丽北疆·贺新春”王章一中国画写生创作展、“艺韵北疆”第五届内蒙古草原油画院写生作品展、“文润北疆 诗颂乌海”2024湖畔诗会等主题活动10场次,凝聚文艺力量;参与“颂歌祖国 艺韵北疆”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举办文化大集、专场演出14场次,在传统节日、志愿服务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与人民同行”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次,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北疆文化”内涵。

图片

三、营造北疆文化氛围,宣传工作成效显著

在线上线下举办的所有文艺活动及培训、宣讲标题中广泛使用“北疆文化”logo,营造“北疆文化”建设浓厚氛围。《三十而立!这就是中国书法城·乌海》等在中国文艺网刊登宣传;“唱响北疆”2024内蒙古民歌大会在央视频、北疆观察、内蒙古文艺等平台同步直播;累计在国家级、自治区级平台宣传稿件60余件;依托市文联公众号开设北疆文化专栏,发布信息200条,展播优秀文艺作品500余件,阅读量20万人次。与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办《文化会客厅》《爱上乌海》《墨韵流香》等栏目,累计播出80期,通过对文艺工作者的采访以及普及、鉴赏书法文化,充分挖掘乌海北疆文化资源,深挖文艺背后的故事,切实担起文艺成风化人的职责。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