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新学期,除了九年级学生,七年级、八年级学生也要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测试,笔试部分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则分别在八年级、九年级下学期进行。两年多来,我市中小学的体育教育正在发生变化……
每周二下午,在市第五中学的操场上,八年级6个班级的260余名学生都会在这里一起上课,专项运动与青春汗水构成了一堂热气腾腾的体育课。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每名学生每周都会在这里上一堂球类专项运动技能课,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课。学生在这堂课上不仅学到一门“体育特长”,还对下学期进行的专项运动技能测试(初中体育与健康评价的一部分)充满信心。
“按兴趣分班,按运动项目组班。”市第五中学体育老师王宇告诉记者,学校有9名体育老师,他们分别在擅长的领域开设球类专项运动技能课,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学一项球类运动技能。此外,老师们还会在每周的三节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相结合,并及时公布考核项目与标准,这些变化让学生更有意愿主动锻炼身体,提升身体素质。
“在课堂上,老师教我们科学锻炼,也鼓励我们坚持锻炼,这两年多来,我慢慢养成了运动的习惯,现在我踢球踢得越来越好了,身体素质也越来越棒了。”市第五中学一名九年级学生告诉记者,他和同学们越来越喜欢上体育课,并渐渐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走进市第八中学,校园里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体育老师任倬君正在上课,他对学生们说:“跑步前要热身,讲解示范时要牢记,然后勤加练习。”课上,任倬君及时纠正并鼓励每一名学生,保证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进步。这个学期,任倬君的教学内容又多了一项,“我会踢足球,所以我承担了学校一部分足球运动的专项课程。”他说。
任倬君说:“我们还利用课余时间、大课间开展多个体育项目,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体育赛事,让更多学生在‘日常参与情况考核’这一项取得好成绩。学校每学期还推出‘足球圆梦之星’‘体育未来之星’等评选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兴趣。”
“虽然是小学阶段,但我们也会以此为契机,从学生的‘娃娃时代’抓起,让他们从小树立好好锻炼身体、学一门体育特长的理念,为他们以后的体育学习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海勃湾区滨河小学的体育老师李娜说,她也会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制定锻炼计划、坚持有氧运动、培养体育兴趣,我们在平时更加注重并督促孩子养成运动习惯。”在采访中,不少家长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评价测试的变化也作出积极反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