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市人民公园人工湖开挖的场景。(张宝玉供图)
1984年,人工湖建成后的第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张宝玉供图)
20世纪80年代,市人民公园人工湖游船众多。(张建荣供图)
东湖景色依旧。(赵荣 摄)
如今的市人民公园东湖、西湖、北湖、中湖等湖泊相连、水系相通,景色优美动人。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个公园中并没有湖,后来也仅有一个人工湖(现东湖)供人们划船、戏水。
那么,市人民公园的人工湖是如何从无到有、从一个变多个呢?
曾在园林系统工作的高对生回忆,当时的市人民公园是一片荒滩,东湖的前身是一条泄洪渠。1983年公园开工建设后,由于机械设备不足,大量挖掘、运输工作都是由各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义务完成的。一些企业如东风农场、海勃湾农场、西卓子山水泥厂、拉僧庙化工厂、老石旦红旗煤矿、包钢石灰石矿等都投入了机械、设备、人工、技术力量来支援假山建设和人工湖开挖工作。人们自备干粮、水等食物,起早贪黑干了1个多月才完成。
1984年,市人民公园建成对外开放,当时,这里是全市唯一一个可供人们乘船游玩的人工湖。
据游船承包者许淑梅回忆,刚开始时,人工湖内只投放了20艘小铁皮船和几艘龙舟,划船用的是木制桨,船票只要5分钱,每逢周末游人络绎不绝。后来,一些带凉棚和脚蹬等设施的游船逐步取代小铁皮船和老式龙舟。
40年来,市人民公园经过不断建设,园内水系多了起来,为了区别各人工湖,东湖有了现在的名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