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名片:
王元地村位于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包兰铁路、110国道、沿黄公路和包银高铁穿村而过,东接乌海机场,西临黄河,南接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北与新地村接壤。距离海勃湾主城区12公里,交通便利。辖区面积9.8平方公里,常住居民508户、1169人,耕地面积5283.89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
人物名片:
胡国鹏 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王元地村第一书记 海勃湾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
提起我们王元地村,那可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这不,9月20日,以“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的乌海市第七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就在我们王元地村举办,掀起了新一轮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高潮。
为什么多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花落王元地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您来我们村游览一番,就会找到答案。
蔚蓝色的天空下,看金色麦浪随风涌动,赏白墙灰瓦、简洁典雅的徽派民居;漫步在乡间小路,欣赏沿途景观小品的鲜活灵动,五彩斑斓的丰收主题墙绘;逛一逛古色古香的旅游驿站,一站式购齐各式特色农产品、民俗手工艺品;再到农家小院就餐休闲娱乐,在升腾的烟火气中放松身心……我们王元地村的美不仅美在村容村貌的高颜值,还美在历史文化的厚重与深邃。王元地村旁有新地汉墓群、古城墙遗址等历史遗迹,村内还建有文化大院,设有民俗、剪纸、面塑泥塑3个展厅,近百件农耕劳作的老物件儿展品还原出原汁原味的农区民俗,游客还能在这里亲身体验剪纸、面塑等民俗技艺,俨然一个小型民俗博物馆。
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为我们王元地村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年来,我们村内外兼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陆续建成旅游驿站、童趣小广场、乌海第一锅、农耕体验园、亲子农场、“大丰收”系列街角景观等地标性热门打卡景点,还在村内每个路口都设置了醒目的道路指引牌,方便游客游览。
2016年至今,我们王元地村共成功举办了7届年猪文化节,还根据不同时节举办风筝节、麦收节等文化品牌活动,吸引市民和周边地区的游客到村里观光游玩的同时带动消费。通过举办各种品牌活动,不仅提升了王元地村乡村旅游产业的知名度,也拓宽了农副产品的销路。农区居民种植、养殖的信心和热情都很高,形成了良性的农业产业循环链。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2021年7月,王元地村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同年11月获评全国2A级旅游景区,今年又被评为了内蒙古自治区美丽休闲乡村。
今年盛夏7月收割小麦的隆隆机声犹在耳旁回响,优质小麦喜获丰收的喜悦仍在心间回荡。我们王元地村的耕地地势平整、土壤肥沃,种植的冬小麦因营养丰富颇受市场青睐,是近年来我们王元地村主打的特色种植产业。
小麦有了名气后,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积极发展小麦下游产业,先后成立鸿星田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王元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王元地”牌面粉、面食。从面粉到手工馒头,再到桃酥、麻叶、混糖饼……用小麦加工出了好多“花样”,“希里尔”品牌面食产品在我市打开了销路,小麦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成为农区居民增收的好产业。
王元地村冬小麦打出了品牌,甜玉米和大白菜也小有名气。为此,村集体又着重打造酱菜厂、恒温库建设,在延长秋菜和甜玉米销售期的同时,开展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延长特色农业产业链,助力村集体经济和种植户同步增收。今年新建的百美乡村项目,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截至目前,我们王元地村共有9个村集体经济项目,收益共计32.65万元。
欣赏乡村美景去王元地、感受乡风民俗去王元地、购买农副产品选王元地……如今,“王元地”不仅仅指我们村,更是家喻户晓的金字招牌。打造“村字号”IP,擦亮“王元地”品牌,让我们王元地村找到了助推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