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达区着力打造一刻钟社区生活圈

一刻钟,“圈”出美好生活,托起“民生幸福”。家住永昌佳苑小区的居民,通过“红管家”有事问我线上平台,就可以提前预约社区休闲功能室,按照约定时间就可以去使用;富强佳苑小区的居民步行5分钟就能到富强益民共享惠民食堂,享受到便宜美味的食品,社区“一老一小”用餐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安居佳苑小区的居民,楼下就是商超,小区旁有能跑步健身的口袋公园,有小病小痛能直接到社区医院看病取药……截至目前,乌达区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已基本完成,让辖区居民足不出“圈”,“近”享幸福便利的生活。



生活环境提质升级

为居民“圈”出便利


一边是曲径通幽,一边是车水马龙。紧邻小区的口袋公园里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虽面积小巧,却满足周边居民休闲、健身、遛娃、赏景的需求,也为人们忙碌的生活带来轻松惬意。步入乌达区,这样小而美的口袋公园星星点点地坐落在一个个小区周围。


华美居小区口袋公园中,彩色步道让人眼前一亮,儿童乐园里欢声阵阵,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林间各类彩叶树装点其间,吸引了许多居民前往。居民李美霞告诉记者:“以前的小树林比较杂乱,路面老旧破损,健身器材就安装在树林中的地面上,连坐凳都没有。如今这里大变样,人们在这绿色氧吧里一边呼吸,一边锻炼身体,累了可以就近找到坐凳休息。小小的口袋公园里,承载着居民幸福的生活。”


近年来,乌达区大力提升人居环境服务品质。今年,乌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对幸福小区、科技园小区等7个小区进行基础设施及建筑节能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60%;辖区内按需补充健身器材12套;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今年拟建54个充电桩,目前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底投入运营;科学合理布局“四分类”生活垃圾收集容器,累计投放60个垃圾亭、410余组“四分类”垃圾桶、1个智能分类垃圾屋;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目前整治面积超1.3万平方米,城区整体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便民服务快速高效

为居民“圈”出舒心



“居民有意见或者遇到什么难题,物业公司会立马解决……”每当说起小区的物业公司,巴音赛街道先锋社区碧海花苑小区居民陈立友都会由衷地称赞。他告诉记者,如今在物业公司的管理下,小区不仅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居民之间也互帮互助相处融洽。陈立友口中的物业公司就是乌海市领航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作为乌海市首家社区党组织领办的物业公司,领航物业公司将入驻小区服务管理事项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结合,创建“码上就办”App,在每个楼道设立“回声壁”,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渠道收集处理居民诉求、矛盾,并建立24小时服务驿站,选派专人随时解决居民更换照明、水管修理等诉求。如今,这家物业公司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物业缴费率达91%。


近年来,乌达区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主线,以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服务快速、高效的一刻钟社区生活圈,针对每个社区的特点进行改造升级。目前,已对团结北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标升级改造,建成集一站式办事大厅、综合功能室和各类文化活动室等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社区网格驿站,内设办公区、休息区等区域;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打造运转规范、衔接有序、指挥高效的三级综治中心,力争年底前实现全区所有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深入推进“两队一室”(案件侦办队、社区警务队、综合指挥室)标准化建设,目前乌达区22个社区(村)已基本实现“一社区(村)一警(辅警)”全覆盖。


同时,乌达区积极打造消费升级新兴场景,以社区结构和居民需求为出发点,租赁永昌佳苑小区闲置商品房,吸引入驻药店、超市、早餐店、KTV、快递驿站等服务网点90余家,不断丰富周边商业业态,在试点内安装智能快件箱12组共计1800余个格口;鼓励“一店多能”,大力引进“同城优选”项目,便民站点已拟选定22个,首个便民服务站点已于今年6月投入试运营;在传统节假日,举办美食娱乐嘉年华、京东家电以旧换新进社区等促消费活动,累计拉动消费2000余万元;睿捷便民市场项目一期主体已建设完成,将与周边安居商厦、维邦市场形成新的商业综合体。


此外,乌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事务治理纳入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中来,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文体活动,综合调配图书馆内现有图书进行流转。


医教养老普惠发展

为居民“圈”出幸福



实惠的价格、可口的味道、暖心的服务……今年以来,乌达区民政局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暖民心工程,建立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创新形成“中央厨房+助餐点+配送餐车+送餐上门”的助餐服务体系,扎实推动全区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取得实效,让居民在一刻钟内就能吃上热乎饭。


近年来,乌达区新建19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个为老服务餐厅,自治区首家“公建民营”老年养护院投入运营,实现8个镇(街道)、22个社区(村)养老服务点全覆盖,累计提供服务超2.3万人次,不断丰富养老服务智慧化场景。同时,因地制宜补齐社区为老助餐短板,引入有资质的社会力量打造中央厨房,开设3个“幸福湾”惠民大食堂、5辆公交助餐车,实现社区助餐市场化、多元化发展。此外,乌达区充分整合全区医疗、餐饮、家政服务等资源,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乌达区结合居民实际需求,优化健康医疗体系。新达街道打造“新达格格”服务品牌,依托“护老+科技”,开启“智慧护老”服务新模式,派遣网格员上门为辖区独居老人安装门磁,并用网格员手机号码绑定门磁,作为监测老年人身体状况的依据,若老年人在固定时间段内没有出入记录,社区网格员会及时上门看望或电话联系,防止老年人发生意外。乌达区还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合理利用闲置医疗资源,将10余处核酸采样亭“变身”为智慧生命驿站、老年活动室等场所;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24组,截至目前,累计签约常住居民52788位,举办52次健康讲座、23次义诊活动,为4698人免费体检;今年,在辖区内增设10余处“健康驿站”“健康小屋”,免费为居民提供基本项目体检、慢病预防等多项健康管理服务。


此外,乌达区持续推动幼教普教均衡发展,优化0—3岁婴幼儿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推动6家幼儿园托育提质升级,目前正在开展婴幼儿睡眠区、活动区等照护服务设施的升级改造,预计今年11月正式投用;筹建示范性托育中心,全力争取资金建成一所4000平方米左右、集普惠托育示范服务和教育培训孵化于一体的托育机构。


社区服务是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乌达区在建设一刻钟社区生活圈的同时,将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将群众诉求、社会参与和创新活力有机结合,画出“最大同心圆”,让居民生活越来越便利,社区交往越来越丰富。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