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首批出口危险品“批次检验”改革试点落地乌海市

8月22日,某高级认证企业生产的144吨氢氧化钠,顺利通过乌海海关“批次检验”监管模式实现“秒”验放。这是呼和浩特海关新检验模式出口放行的首批危险品,也标志着出口危险品“批次检验”新模式改革试点在乌海市正式落地。

改革前,出口危险化学品和危险货物包装检验监管,海关“批批检验”、100%实施现场检验作业。“批次检验”改革是保持出口危险化学品和危险货物包装“批批检验”原则不变的基础上,选择优质出口危险品企业作为试点,将检验方式优化调整为“批次检验”模式,即将一个生产周期内企业生产的所有货物,进行一次“提前批”现场检验和危险特性检测鉴定,经检验合格的,后续批次可采取“100%审核单证+一定比例抽查验”等方式实施检验放行。

这种检验监管模式为企业带来了什么便利?作为首批新模式改革试点企业,该公司事业部负责人赵学东说:“与原来的批批现场查验相比,新模式缩短了申请检验的周期,企业可以充分把握产品市场价格优势并合理控制海运成本,随时下单生产,随时申报出口,提升了货物流转速度,同时降低了仓储成本,极大降低了企业出口风险。”

改革后,大幅压缩通关时长,提高监管效率,降低企业通关成本,缩短办理时限等,推动企业贸易便利化。“采取‘批次检验’模式后,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的申报、放行、签证流程可以在半天内完成,平均检验时间缩短2个工作日。”乌海海关查验一科科长马能飞介绍说。

为确保改革落地见效,乌海海关优先选择海关高级认证企业作为培育对象,深入企业一线实地调研与企座谈,宣讲政策、收集企业意见建议,同时结合企业生产和外贸经营实际,精准制定“一企一案”监管方案,确保改革因地制宜实现既安全又高效的目标。

“一直以来,我们主动推进各项惠企举措,持续开展一企一策、送策上门等惠企服务,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接下来,将提升试点企业的覆盖率,扩大新模式适用范围,充分释放智慧海关建设成效,让‘批次检验’模式改革红利惠及乌海市更多企业。”乌海海关关长王公明说。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