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早上醒来,第一眼看到的东西是什么呀?有的小朋友说是手机,有的小朋友说是早餐,大家知道这些事物都是什么元素构成的吗……”8月6日上午9时30分,在海勃湾区新华西街道新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大学生志愿者正在向社区的孩子们分享科普绘本。
“我们是双职工家庭,以前一到暑假,孩子经常得一个人在家。现在好了,上班之前我把孩子送来,志愿者们带着写作业、做手工、读书,真是帮了我大忙了。”新华社区居民刘媛告诉记者,得知社区能帮忙带娃,她赶紧给孩子报了名。
今年暑假,新华社区针对辖区内家长工作忙、子女暑期无人照顾等问题,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开设了暑假公益托管班。同时,在社区内招募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实行“社区工作人员+大学生志愿者”的运行模式,开展托管与教育相结合的暑假服务。
“每天,工作人员会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开设作业辅导、手工制作、科普知识讲座等课程。目前,已有10名孩子报名参加。”新华社区党委书记苏雷说。
负责暑假公益托管班的大学生志愿者将孩子按照年龄大小、作业内容分组,随时答疑解惑。9月开学上四年级的史玉阳觉得这段时间的学习效果不错。“爸爸妈妈工作忙,以前每年暑假我一个人在家总是很无聊,今年能来社区过暑假,每天除了写作业还能和其他小朋友玩,我觉得很开心。”
在呼伦贝尔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就读的大学生王静同样收获不小。暑假前,她报名了暑期辅导老师。“我们几个志愿者根据各自的特长,安排科学实验、文化常识、手工制作等内容,用自己的所学尽可能帮助孩子增长知识。”王静说,这个假期的志愿服务,让她觉得非常有意义。
苏雷表示,新华社区还将积极对接各类资源,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和形式,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形式多样的课程和活动,为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