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器官捐献者致敬

都说生命的消逝是一种结束,但有些人却用另一种方式让生命重启。他们在生命走到尽头时,用捐献器官这种安静而温柔的方式,以生命接力生命,将大爱留在人间,这是他们对这个世界“最美”的馈赠。让我们为他们致敬!


其实,捐献器官早已不是新闻。相关资料显示,自2010年3月我国启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以来,我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已超过650万人,已累计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4.89万余例,捐献器官已突破15万个。这意味着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已经有数以万计的人口,在生命逝去后,将自己的器官遗留在了这个世界上,为他人的生命创造了机会。但是,4.89万人相对于我们这个人口大国,却又显得那么“小众”。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30万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的病人,移植的缺口依然很大。这样的落差,正是人们的传统观念所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按照世俗的观点,死者为大,最为讲究“死留全尸”“入土为安”,这是对死者的尊重。遗体捐献,则是要从逝者遗体上摘取器官用以救治他人,这与传统观念相背离。然而站在客观的角度,人总有一死,或自然分解或化为灰烬。与其守着他们的身体不让动,我们为何不能换一种思考方式?当一个生命衰竭之时,如果能将器官捐献,便能使他人有机会重获新生,而这又何尝不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方式。


器官捐献事业任重道远。值得欣慰的是,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宣传,器官捐献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相信,随着生命教育的普及、人们观念的转变,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捐献器官,托举起生命的希望,以另一种方式唱响生命之歌。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