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乌海 | “跃进”记忆

1980年,内蒙古跃进火力发电厂首期党员培训班合影。(张国信提供 赵荣翻拍)

1991年,张国信(右)调离电厂时与同事合影留念。(张国信提供 赵荣翻拍)

1992年8月,厂民兵在野外进行实弹射击演练。(张国信提供 赵荣翻拍)

内蒙古跃进火力发电厂从1970年投产发电到1993年停产,为乌海地区的军工生产、电力建设以及电厂周边农村牧区生活用电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和梦想。
近日,记者到海南区82岁老人张国信的家,向他了解内蒙古跃进火力发电厂的往事。他拿出珍藏的老照片一一摩挲着,一旦忘记了照片的内容,就翻过来看一看背面的文字,陷入沉思。
1969年,从天津某部队退伍的张国信在转业时放弃了许多条件优越的地区,主动请缨到内蒙古跃进火力发电厂工作。
“我和老伴儿于1960年在沈阳读书时相识、相爱,后来我参军入伍,到转业时,她已分配到‘六五四’糖业烟酒公司当会计,整整等了我9年,是爱情让我选择了这里。”张国信说,那时,他已预料到工作环境的艰苦,也做好了为祖国建设奉献自己的准备。
初到电厂,举目四望漫漫荒野,一阵风吹来飞沙走石,厂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标语十分显眼,也特别激扬人们的斗志。在工作的几十年间,张国信始终发扬军人本色,强化创新精神,努力破解难题,从普通工人走上管理岗位。1991年,他离开跃进火力发电厂时担任的是党委副书记、副厂长一职。
据《乌海市志》和《乌海电业志》记载,内蒙古跃进火力发电厂是乌海地区第一座火力发电厂。该厂由自治区电力设计院设计,内蒙古建设厅一处施工,总投资480多万元。 1968年3月,内蒙古跃进火力发电厂正式开工建设。1985年4月,内蒙古跃进火力发电厂并入乌海电网,年售电量1200万千瓦时,年输入电网电量700万千瓦时。1986年,该厂发电量达1770万千瓦时,创建厂以来发电量最高纪录。截止到1993年3月31日,累计发电21629万千瓦时。
20世纪90年代,由于该厂设备陈旧、机组老化、配件短缺,尽管不断进行大、小修,但机组功能仍然很差,成本消耗逐年上升,不能保证安全生产,内蒙古电管局决定自1993年4月5日起停止生产。至此,这座走过23个春秋的电厂彻底走出人们的视线。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