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之魂》
作者:丁晨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4月
新时期文学,在陕西,丁晨是一位涉足较早的作家。他也写作小说,然而散文作品多,似乎以写作散文为主。
丁晨的新书《丝路之魂》,内容很是丰富,蔓延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然,这位作家广有体验,感受亦丰。凡小巷生活的采撷,交通领域——包括丝绸之路、河桥、关道的钩沉,天下行迹的叙述,人情物理的抒发,仿佛是龙王之撒,要一网打尽。
有一种散文观,是“大散文”。我以为丁晨的散文便是“大散文”,既有审美性的作品,也有实用性和知识性的作品,也有游记和随感。
关于散文,我曾经有一些思考。我以为,凡实用性文章、新闻性文章、知识性文章,或具论证特点的求索性文章,不以文言写作,语言上也不求对偶,也不求声韵,句子散而参差,这种作品是散文,属于文章体制的散文。
那么文学形式的散文是什么样的呢?我以为,散文是兼容审美性、情感表现、智慧之光和人格意象于一体的文学形式,其格调是至诚的。它可以从容地叙述、抒情和议论,并以彼此杂糅为妙。散文基于作家自己非凡的体验和感受,言必出心,语能跨俗。总之,散文有文章体制的散文,也有文学形式的散文。
我饶有兴致地读了这部散文集的全部作品,读小巷生活的一组作品,我读得尤其细致。
《小院婚礼》叙述自己的婚礼,令人动容。父母已经逝世,举办婚礼靠谁?尽是兄妹、同学、工友和邻居张罗,凡吃的、用的和展示的,一样不缺,然而皆是援助而来。邻居待他如待自己的孩子,帮他遂是全心全意,不想让他有一点遗憾。此文情感真挚,人皆栩栩如生,温暖之处令人动容。
《在困难的日子里》叙述自己和兄妹之间常常为一碗饭,一个馍,推来让去。虽然饥饿捣胃,不过礼存手足。
《我在城墙上卖大碗茶》叙述了自己想为父母减轻负担,要挣学费而卖大碗茶。由于羞涩,遂不敢吆喝,经验多了也就轻松了。然而也有一伙青年喝了大碗茶不付钱的,令人委屈。此文闪光之处是有人站出来批评这一伙青年,且要了一碗大碗茶喝,接着,他连几个青年所赖之账也一并付之。此文对恶不怨,对善尽扬,蕴含着一种普通而高尚的精神。
《小巷里的年味》叙述过年之礼,凡小孩要给父母拜年,给长者拜年,给邻居拜年,反之,父母、长者和邻居,也会还小孩以礼。这似乎是一种形式,不过细推此礼,会发现这正是一种文化,且充满了温馨的人情和人性。也许生活的欣慰,就在这种礼之中。
《寻根老巷子》叙述自己所住的巷子,竟有几种变化。现在是大吉昌巷,之前是大吉厂巷,再前是隋唐的斗鸡场。此地在书院门以东,那时候是非常热闹的娱乐之地。此文不仅在表现历史的变迁,更以巷子名称的改动,表现社会的发展变迁。
读其书,丁晨的语言给人留下了清晰的印象。他的文学是经过训练的,其语言硬朗、干净,且力求准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