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忘了,没戴。”“天太热了,不想戴。”“几分钟就到了,戴在头上嫌麻烦!”虽然明知骑行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违法违规,但为何现实中骑行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行为却比比皆是呢?有的人是“怕麻烦”,有的人是安全意识不强,有的人是存有侥幸心理,觉得其可有可无,甚至是“带”而不“戴”。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年销量超过3000万辆,社会保有量接近3亿辆,且使用数量还有增加的趋势。《法治日报》报道,在全国整体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稳步下降的态势下,电动自行车骑行者的伤亡人数却呈逆势增长态势,电动自行车肇事起数、死亡人数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远高于其他出行方式死亡人数的增长比例,已成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公安部调查数据则显示,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同时,有数据显示,佩戴安全头盔可以使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在交通事故中头部受伤和颅脑损伤的几率分别减少63%、88%。由此可见,对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来说,正确佩戴安全头盔,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而是性命攸关的大事要事。
头盔对于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来说,相当于轿车驾驶员所系的安全带,是遇到危险后的最后一道防线。佩戴安全头盔是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最简单而又最有效的保命措施。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要摒弃怕麻烦和侥幸心理,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是对自己、对社会最大的负责。希望广大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积极配合支持相关部门的管理举措,自觉养成佩戴头盔的良好习惯。
要提高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也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一盔一带”“122交通安全日”等专项整治行动和宣传教育活动,推动交通安全教育全民参与、深度普及,防患于未然;要在重要交通路口安排专人检查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情况,对不按规定者及时劝导;要加大管理力度,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惩罚措施,促进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形成“不戴头盔不骑车”的习惯。
让佩戴安全头盔成为出行的习惯,这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社会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从自身做起,养成佩戴头盔的好习惯,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的出行环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