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乌海日报》刊发了《“小区夜话”见实效 居民身边没烦恼》一文,社区和居民之间“呈现出大家‘同点一盏灯、同围一张桌、同谈一席话’的美好场景。”笔者认为,这种形式有助于社区党员干部融入居民,赢得居民的信任,居民也更愿意敞开心扉讲真话、讲实话,更有助于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夜话“放”在小区,话筒“交”给居民。社区治理离不开居民的参与,要想把服务居民的工作做好做实,真正做到居民心坎上,就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融入更多创新发展理念,探索更多拉进与群众距离、增进与群众感情的新路径。利用居民晚饭后的休闲时间,搬上几把凳子,社区党员干部与居民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小区夜话”既让居民看到社区党员干部在听民声、问民意、解民忧方面的诚意,也能让居民愿意打开话匣子、说出真心话、道出真问题,真正把话筒交给了居民,实现社区治理的“双向奔赴”。
“小区夜话”不光接地气,关键是效果好。以前,社区工作人员白天到小区走访不是吃“闭门羹”,就是对话“一老一小”,听不到更多居民的心声。有了“小区夜话”,解决了“时间错位”的问题。一场夜话,拓宽了党群干群交流渠道,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也能让居民广泛参与小区治理,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真正将问需民于、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转化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可见,“小区夜话”虽然不起眼,却蕴藏着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活力之源。
和则通、通则顺、顺则达。通过办好“小区夜话”,社区与居民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变得更容易、更快捷、更有效,社区治理更有温度、人民群众生活更有质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