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
——二论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乌海实践,是新时代新征程我市的中心任务。我们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苦干实干、奋发作为,全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乌海新实践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最大的政治。每一座城市都在这一宏大任务中担负着自己的使命。我市城镇化率高、城乡差距小,工业化与城市化深度融合,具有以一域服务全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作表率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我们持续用力推进产业生态重构、自然生态重建、政治生态重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在产业转型、生态治理、一刻钟社区生活圈打造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乌海特色的经验成果,受到各方面广泛认可,这些都是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来源和底气所在。我们一定要看清乌海的优势所在,增强信心底气,摒弃“我不如人”的念头,拿出敢为人先的魄力,锐意改革、争当标杆,努力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在中国式现代化乌海实践中展现新作为新担当。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关键是要革新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我们一定要站位全局看乌海,全面审视我市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看清差距、扬长避短,主动作为、争创一流。要强化市场意识,正确处理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要善用改革思维,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只要符合党中央要求的,对发展有利、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情,都要大胆探索、放手去干。要树牢开放观念,主动打破地域限制,深化区域开放协作,集聚更多优质资源、创新要素、高端人才为我所用。要超前拥抱高铁时代,提前谋划借助高铁网络吸引发达地区优质产业和高技术人才向乌海流动,促使高铁开通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实现“高铁效益”最大化。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按照市委确定的工作思路和各项决策,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下去,就一定能让乌海的发展更具活力、更有韧性、更可持续,做到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中贡献乌海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