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已至,各中小学校陆续开启暑假模式。由于缺乏监管,暑期意外事故时有发生。仅今年6月以来,全国就发生多起中小学生意外事故:6月13日,重庆市两名小孩在村外路段突然横穿马路,与小型轿车发生碰撞,其中一名男孩被撞飞;同日,山东省济南市鹊山龙湖湿地公园附近,一名刚参加完高考的17岁少年在租赁桨板游玩时不慎落水溺亡;6月15日,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毛田镇道仁村道仁水库,一对分别为10岁和6岁的亲兄弟溺亡……花样年华就过早凋零,让人叹息,每个出现意外的孩子身后也会多一个支离破碎、悲痛欲绝的家庭,可见中小学生的暑期安全问题,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学生作为自己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学会防范很重要。暑期生活中,要牢记学校安全要求,时刻不忘老师、家长的叮嘱,学会预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食品安全等知识,远离沟渠、河塘等危险区域,主动防火、防电、防盗,确保自己平安过暑假。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肩负起监管责任是关键。暑假期间,由于脱离学校监管,接触社会和大自然的机会增加,如果疏于看管和防范,容易发生危险,或受到犯罪分子的引诱而误入歧途。因此家长要认真履行法定监护职责,对孩子行踪要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数,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护,防患于未然。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安全教育是保障。放假前,学校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突出暑假防溺水、交通安全、饮食安全、防诈骗等教育。借助书面通知、家长会面谈、线上家长群推送等渠道,对家长进行安全提示和责任告知。此外,学校还要做好值班值守,及时掌握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办法,真正做到学校放假,安全不放假。
社会作为一个大家庭,要共同构建安全防护网。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确保游乐场所、游泳池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做好池塘、河流、水库的巡视,及时发现制止游野泳行为。暑假期间孩子应以体验生活为主,团委、妇联和社区、村委等应尽可能组织一些有益的体验活动,如夏令营、志愿者服务等,让孩子在活动中养成好习惯、锻炼好身体、磨炼好意志,收获成功的喜悦。
生命没有回头路,事故没有后悔药。家庭、学校、社会要携起手来,织密“共护网”,让孩子珍爱生命,当好自己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托起明天的希望,铸就美好的未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