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童年 让孩子拥有安全暑假

盛夏骄阳似火,我市中小学生陆续开启了暑假模式。对于孩子来说,没有课业的负担,迎来近2个月的休闲、快乐时光,但在舒适的假期中,溺水、交通事故、火灾等意外伤害还是时有发生,学生的暑期安全问题也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热点。长假虽好,安全这根弦绝对不能松懈。


预防溺水要牢记

“小朋友们,你们平常喜欢玩水吗?今天,我们给大家讲一讲预防溺水安全知识,希望大家都能快乐过暑假,平安健康成长。”市地方海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树林说。

7月2日,市交通运输局地方海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走进海勃湾区第九幼儿园,开展“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从个人须知、水上安全环境、如何自救与如何智慧救援等几个方面,为学校教师、孩子和家长全方位讲解如何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我今天和孩子一起听了预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以前,我们也会经常提醒孩子注意安全,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更加了解了作为家长带孩子去有水的地方玩耍应该如何注意安全,还学到了万一真的遇到了危险,如何在水中等待救援,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以后有这样的讲座,我还会跟孩子一起学习。”海勃湾区第九幼儿园幼儿家长米雪说。

“我们每年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运用开学第一课、每周一主题、每日一谈话、每月一演练的‘四个一’教育模式提醒家长和幼儿安全无小事。同时,还以小记者播报的形式将各类安全知识声情并茂地展示在大家眼前,宣传自我保护的小妙招视频号‘童眼看反诈’‘童眼防溺水’等共计25期,不光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更让广大群众积极转发和点赞。今天邀请市地方海事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宣讲,也是在暑假来临之前再给大家上一堂安全教育课。”海勃湾区第九幼儿园安全部干事吴晓洁说。

暑假天气炎热,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时段,今年,我市发生的溺水事件4起,4人死亡。据统计,全国99%的溺亡事故都是发生在无安全设施、无看护人员的危险水域。

如何正确戏水确保安全?市地方海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给出了建议。

对于孩子来说,要牢记防溺水措施“六不”,即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擅自下水施救。

对于家长来说,“四知”要谨记,即知道孩子去哪里;知道孩子去做什么;知道孩子和谁去;知道孩子何时回。

而全民“两会”也非常重要,即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如果在水中发生意外情况,一定要冷静,将双手十字交叉在胸前,头后仰,让自己漂浮在水面,千万不要高举双手,这样很容易就会沉入水中。”王树林说。

暑假来临,安全的水上环境非常重要。青少年儿童一定要在有安全设施、有安全员看护的正规场所戏水。“水上没有绝对的安全,即使在正规场所也要时刻保持警惕,谨防溺水。”市地方海事服务中心安全宣讲负责人李倩说。

救人则要学会智慧救援,即大声呼喊吸引周围人前来帮助施救;立即拨打110、119、120、12395等救援电话;救人时切记不可下水,岸上救援优于水中救援;搜罗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如树枝、衣服等抛向溺水者,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将身体匍匐在地上增加摩擦力,防止被拖下水;将溺水者救上岸后,人工呼吸先于心肺复苏。

此外,外出游玩时还要注意安全乘船,不上“三无”船只,不上超载船只,恶劣天气不上船,正确穿戴救生衣,提前注意乘船安全须知,乘船时家长要提醒孩子不随意跑动、不随便触碰船上的安全物资,但家长可为孩子讲解相关物资用途。

安全出行要注意

暑假来临,孩子有了充足的时间走出家门,约好友游玩或者和家人旅行。然而,无论长途旅行还是上街散心,安全出行都非常重要。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海勃湾交管大队宣传中队的民警在辖区执勤中发现未满16周岁学生骑行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家长和中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存在较为突出的安全风险。近日,宣传民警走进乌海市第二中学开展交通安全宣讲,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交通意识,让他们平安过暑假。

宣传民警结合暑假期间学生的出行特点和活动规律,以安全防护为切入点,通过PPT课件、中小学生交通事故视频、以案释法、设置游戏环节、有奖问答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有趣的互动,给家长、师生讲述了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以及未满16周岁学生骑行电动自行车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让家长和学生深刻认识到交通事故带来的严重后果,真正为孩子的安全出行带好头、做好表率,形成良好的交通氛围。

“我们近期走进海勃湾区各中小学、幼儿园,从‘走、骑、乘’三个方面提醒孩子们在快乐过暑假的同时也要时刻注意交通安全,引导他们出行时要做好自我防护措施,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牢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深入浅出地向孩子们讲解了交通标志、标线的基本作用,以及‘安全步行、守规骑行、文明乘车、谨防探头杀、注意车辆盲区’等交通安全知识。希望他们在快乐玩耍的同时也能平平安安过暑假。”海勃湾交管大队宣传中队民警王伟说。

宅家也要会防范

暑假期间,除了外出游玩,更多的时间是待在家里享受休闲惬意的时光。即使宅家,安全问题也不能忽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关键。

暑期居家活动的青少年儿童容易发生触电、坠楼、烫伤、误食等意外伤害,家长在暑期要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与监护。“未成年人正处于成长阶段,好奇心强,精力旺盛,对未知事物总想一探究竟,也容易发生危险。”市消防救援支队综合指导科全媒体中心负责人高仰哲说。

暑假期间,孩子们在家玩耍一定要懂得消防安全知识。严禁玩火,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能随意玩火柴、打火机、燃气阀等,点蜡烛、点蚊香时要远离可燃物。对于家中的电器、燃气、灶具开关等,需在大人的监护下安全使用。在无家长或监护人陪同时,不得单独拿家里存放的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要让孩子正确认识火灾,清楚知道发生火灾时该怎么做、如何逃生。家长要在家中张贴紧急救援电话号码,让孩子记住家长姓名、家庭住址以及电话号码等家庭基本情况,以便及时与家人取得联系;如发生意外情况,逃生时要弯腰低姿或匍匐爬行,一旦身上着火,不要乱跑,就地躺下打滚,以压灭身上的火。

夏季穿着较单薄,增加了孩子烫伤的可能性。家长要注意将热水、热汤、热粥等放置在安全的地方,注意随时关闭燃气阀门,不要让孩子单独待在厨房。家中常备烫伤药膏,一旦发生烫伤,可以抹上烫伤药膏,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专业处理。如果孩子误服了药品,应立即送往附近的医院抢救;要注意花生、果冻、玩具等物品,防止婴幼儿误食。

此外,不要抱着幼儿在窗边打电话或者在窗边玩耍,不要在阳台或窗户附近放置床、桌椅或沙发等家具,以免小孩子在攀爬时发生意外,平时应注意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除了注意消防安全,宅家的另一风险则是电信诈骗。

暑假宅在家中看电视、上网追剧、玩游戏是很多孩子的选择,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诈骗也越来越多,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上当受骗。我市也曾发生过未成年人遭受电信诈骗的情况。

目前,针对未成年人的诈骗主要有兼职刷单、校园贷、网购退款、充值返利等形式,通过一点小利诱惑,最终使未成年人上当。民警提醒,陌生电话、短信只要涉及到银行卡、中奖,要求点击链接,一律小心;社交网络陌生人发来链接,一律小心。

未成年人防范能力较弱,很容易成为诈骗犯罪的目标,家长务必要保管好手机及相关账户信息。此外,家长要加强对子女的网络安全教育,叮嘱他们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更不要轻信陌生人发布的优惠或者福利信息,以免孩子成为诈骗犯罪的目标。

如果已经被骗,要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保存好相关转账凭证、聊天记录等证据;尽快拨打110或到最近的公安机关报案;及时准确将骗子的账号和账户姓名提供给民警,由公安机关紧急止付。

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提高安全意识,把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时刻绷紧暑期安全这根弦,齐心协力,共同筑牢安全防护网,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幸福、快乐的假期。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