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社区:“微治理” 传递民生温度

社区工作人员义务为居民理发。

爱心义诊进社区。

今年以来,拉僧仲街道平安社区积极探索党建赋能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和全面服务两大功能,以“党建引领融合共建”为立足点,不断延伸基层治理触角,整合多方资源,搭建共建、共享平台,助推社区“微治理”。

抓党建 筑牢思想根基

平安社区把思想政治工作摆上党委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制订细化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社区党委书记亲自抓,层层用力、持续推动,开展社区微党课活动,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居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切实把社区党员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加强党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书记讲党课、组织生活会等各项制度;以“好班长”带动形成“好班子”,打造团结务实清廉、能干事敢担当的党委班子,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平安社区充分发挥党委“红纽带”作用,不断深化“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暖心服务小分队”、包联网格小区“双书记”等为民服务机制,推动12个包联单位176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并建立“社区党员+社区工作者+社区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五社联动自治服务体系,创新引入“社区合伙人”机制,有效链接辖区商家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各方力量,以党建共建形式联动开展网格治理、便民服务、实事破难等行动,为解决群众需求提供有效帮助。

抓服务 坚持为民惠民

平安社区融合一刻钟社区生活圈,聚焦群众所需所盼,以居民日常生活与基层治理融合为主线,以“一小区一特色、一集市一主题”为抓手,以“小区服务日”为载体,设置闲置物品类、乐享文明类、便民利民类、特色服务类四大主题板块,开设政策咨询、暖心义诊义剪、便民服务、小修小补等摊位,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实现党群服务“零距离”的有益探索。

平安社区依托“幸福集市”共建平台,社区、包联单位、群团组织、楼宇企业、志愿者等结合自身优势,通过“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动”的方式积极参与,提供义诊义剪、环境卫生整治、帮办代办等便民服务30余次,让邻里情更浓、党群心更近,使共建共治共享成为新风尚,也为社区治理深植“睦邻力量”。

平安社区将参与便民服务、志愿帮扶、邻里调解等纳入“幸福集市”服务事项,建立“文明实践积分制+爱心超市”模式,对认领“微心愿”、参与“微志愿”等实行积分管理,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相应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所需生活用品,以志愿服务“小积分”撬动文明实践“大能量”,为“幸福集市”注入“原动力”;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着眼,从群众最需要的事项入手,以“微心愿清单”“为民办实事清单”为切入口,通过走访询问、敲门问需、“流动办公桌”摆摊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急难愁盼,梳理汇总“微心愿清单”52条,推动完成52条;收集为民办事清单29条,推动完成27条;探索建立“精准发现—分类汇总—统筹协调—服务联动”民需项目服务机制,逐步实现让组织、力量、资源向社区延伸,让民愿、民力、民心在社区汇聚。

抓治理 凝聚多元合力

平安社区将开设“幸福集市”作为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的过程,努力实现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双向奔赴”;畅通居民“发声”渠道,通过“敲门”行动、“长廊漫聊”“有事@我”等形式,广泛收集居民需求,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话语权和积极性;将“人人参与,全民共享”理念贯穿始终,让居民深度融入活动全过程,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不断丰富社区集市内容,围绕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睦邻、友邻、助邻、乐邻活动,真正做到引摊入“集”,“集”民所需,让“人间烟火气”充分融入居民生活,真正达到以共治促善治。

平安社区注重挖掘有能力、热心社区公益的社区新能人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矛盾化解、邻里互助等活动,让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实现资源力量的“大汇聚”,营造多元参与、邻里互助、共治共享的社区氛围。

拉僧仲街道平安社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志愿服务为载体,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为导向,不断扩大“幸福集市”外溢效应,让居民在一朝一夕获得幸福感。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