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课程 润泽成长——海南区中小学特色课程活动纪实

学生制作超轻黏土作品。

多年来,海南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建孩子喜欢的学校、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为目标,以学校社团、各个研学基地为特色课程活动的阵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在海南区第四完全小学,特色社团一应俱全。学校通过各种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依据学校师资、教学场地、器材和学生需求大力组建学生社团,支持学生自发组织社团并聘请校外辅导老师充实社团,实现“学校社团活动”的长效运作。

走进校园,不时会传来琅琅的读书声、悠扬的琴声;走进教室,学生的书法、国画、版画、素描等作品让人赏心悦目;操场上,充满激情的足球、篮球运动满是昂扬的精气神。据了解,学校共开设29个社团,有象棋、口风琴、衍纸、戳绣、计算机编程、无人机等社团。通过创新思维、科学方法,特色课程成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让学生的技能全面发展。

该校融合社团、兴趣小组纳入课程化管理,形成了“全员性”“普惠性”和“自主性”“选择性”的校本课程体系。全体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突出学科特点和专业特征开发设计课程,内容惠及全体学生,全面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实施课程化管理的过程中,我校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基础上,确保课程开设的质量,制定了各类课程的目标要求、管理指导和考核评价办法,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推进,提高了课程开设的质量。”海南区第四完全小学副校长任海霞说。

“我们免费参加学校社团,学习自己喜欢的乐器、体育等课程。我参加的是毛球画特色社团,每周四的特色社团课成了我最期待的课程,在这里,丰富了我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每次完成一个作品都让我有满满的成就感。”该校五年级四班学生蔡昕彤说。

如今,海南区各中小学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特色社团。通过学生社团基地建设,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做到“有兴趣的学生发挥特长,没有特长的学生培养兴趣”,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力求活动的成效性。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