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点亮“微心愿” 传递温暖“心连心”——海勃湾区让群众共享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海勃湾区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解决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收集“微心愿”,解决“小困难”,送去“大温暖”。

千里山镇党委全力优化“解民忧机制”,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畅通群众反映渠道,倾听群众心声、回应群众关切,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党员干部抓住为群众解决“微心愿”的时间节点,灵活运用“6+4+N”载体,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意识形态阵地等做好“四教融合”,开展“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宣讲;发布“微心愿”征集活动,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广泛收集群众“微心愿”,征集空巢老人、残疾家庭、最低保障收入家庭等弱势群体微心愿;村(社区)“两委”、党员干部通过开展“进社区、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活动,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认领“微心愿”,真正做到把服务融入工作日常,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国家带来的“幸福温度”;动员责任部门齐上阵,解决供水供暖、村容村貌提升、滞销农产品销售等各类民生难题,常态化提供惠民惠企政策咨询解答、农作物种植技术咨询、帮办代办等服务,真正做到心系民生冷暖。

凤凰岭街道党工委充分调动机关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积极性、主动性,织密“微心愿”认领工作责任网,多渠道征集“微心愿”,通过排查摸底、走访征集等方式,收集辖区内困难群众、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微心愿,精准链接社区资源,推动党员“亮身份”;发挥党建引领优势,以开展“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为契机,通过“连心桥”发布“微心愿”任务,征集兼职楼栋长、单元长,进一步深化打造“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党员中心户”四层网格链,协调处理邻里纠纷等群众“微心愿”;打造“老书记工作室”,包联单位和党员干部主动认领群众“微心愿”,多方资源融合助力群众“心愿”达成;扩大共建共享的服务半径,通过“小切口”为居民解决乱堆乱放、疏通污水管道等关心关切问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建立实施志愿积分兑换工作机制,激励优秀党员干部、社区志愿者主动参与“微心愿”等为民服务公益活动;通过评选“党员标兵”“社区五星志愿者”“社区雷锋”等优秀典型,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基层治理氛围;聚焦辖区老年人群体,发动社区医院服务力量,不定期举办义诊活动,建立家庭档案,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门口。

海北街道党工委以党支部为单位集中认领、党员干部分批次兑现等方式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逐步落实协调群众“微心愿”,引导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在知党恩、念党好、信党能中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党员干部充当群众服务员、政策宣传员,面对面同群众唠家常、唠政策、唠变化,收集整合居民需求、梳理利民账目,让群众知道“惠”从何来、“恩”向谁报,幸福生活从哪里来;组织各社区录制“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我想对党说”视频,宣传党员干部和退休老党员对党的赤诚之心、感恩之情;开展各类志愿服务,为行动不便人员提供精准延伸服务,真正办实事、解难题;探索党建+红色物业的管理模式,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成物业服务的内在动力;通过实行社区党组织领办股份制物业管理公司模式,探索服务群众新路子;设立“红色物业”议事日,解决群众反映频繁的电动车充电桩无法使用、电梯故障等物业遗留问题,真正破解老旧小区、无物业小区的管理难题。

“微心愿”清单的建立,既搭建了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又真正在细微处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海勃湾区各基层党组织纷纷收集“微心愿”,解决群众需求,让群众共享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