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兽医社会化服务 提升服务农牧能力 ——乌达区保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乌达区紧紧围绕畜牧业发展这一核心目标,通过完善服务体系、拓宽服务领域、加快技术培育、加强卫生监督、形成服务合力,构建起主体多元、供给充足、服务专业、机制灵活的新型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整体服务农牧能力。

——全面推动动物免疫全覆盖。乌达区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控制、净化、消灭相结合”方针,按照“春秋集中免疫和定期补免相结合”的要求,2024年春季累计开展羊口蹄疫免疫285户共25499只、牛口蹄疫免疫48户1230头、猪口蹄疫免疫32户4149头、鸡免疫53000羽。目前,经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免疫抗体水平达到70%以上,达到免疫抗体国家标准。同时,防疫期间进行了口蹄疫、禽流感、非洲猪瘟、布病、包虫病等流行病学的调查工作,调查走访了200余户养殖户,发放500余份宣传图册书籍、600余片包虫病驱虫药品。

——全面开展“大清洗、大消毒”行动。乌达区针对屠宰场、养殖场、散养户等地点开展了重点消毒行动,截至目前,共完成204户,消毒面积达32.49万平方米,使用消毒药品1.6吨,并建立了完善的工作台账,对清洗消毒时间、地点、对象、消毒药品和责任人员进行工作记录,降低疫病发生和传播风险,巩固和扩大防控工作成果。

——全面强化布病防控能力。为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及时发现掌握疫情动态,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乌达区一方面积极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对接,实行信息共享,联合开展对重点人群静脉采血、现场宣传防控知识及发放干预包等,及时分析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防治工作同步进行。截至目前,共采样20540只羊,其中151只阳性,已全部无害化处理。另一方面给养殖户发放防控知识宣传挂图等宣传材料,通过微信平台等发布防控知识宣传短片,切实增强群众的防控意识。

——全面加强动物卫生监督。乌达区不断加强屠宰检疫监管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对病死、不明死因牲畜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害生猪及其产品流入市场。截至目前,共屠宰检疫生猪3528头,无害化处理病死猪8头;同步检疫率、持证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同时,督促指导屠宰企业开展“瘦肉精”检测工作,按照企业自检5%的屠宰比例进行莱克多巴胺、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三项瘦肉精检测工作,共检测尿液样品177份,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为了保障肉食品质量安全,乌达区加大了对定点屠宰场的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对生猪入场检验、非洲猪瘟检测工作进行把关,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自检工作,严把入场关,保障辖区群众吃上“放心肉”。

——全面落实流浪狗整治工作。针对流浪狗众多、影响市容市貌、扰民等问题,乌达区组织人员、雇佣车辆、购置捕狗工具,在各街道、小区对流浪狗进行捕捉。截至目前,共处理160件“12345”市民举报热线案件,捕捉270只流浪狗,均已送到流浪狗收容基地。

乌达区将积极引导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覆盖全面、服务专业、机制长效、运转高效的兽医服务发展新格局,推动兽医社会化服务创新机制。同时,进一步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管,规范实施屠宰检疫和产地检疫,把好畜禽产品质量关和源头关,提升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管理能力,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制,严把企业安全关,避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乌达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