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
本报讯 去年以来,乌达区巴音赛街道党工委坚持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贯穿到街道工作全过程,用活用好现有载体,创新讲好党的故事,引领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从“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中筑牢思想根基、汲取奋进力量。
以“学”为先,党员教育“蓄力赋能”。街道党工委着眼于发掘和培育宣讲队伍,从班子成员、优秀党员、志愿者中挑选出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宣讲人才,重点围绕《专题讲义》《一本故事颂党恩》,通过“讲故事”“拉家常”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小区、居民家中宣传党的惠民政策、讲好时代变迁故事、畅聊美好生活,实现了由“我讲你听”向“你需我讲”的互动式宣讲转变。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理论宣讲89场次,发放宣传折页、学习手册100余份。最大限度发挥教育功能,线上开辟“小网格大民生,听格中故事”专栏,全面展示民生保障的点点滴滴;线下常态化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颂党恩 追忆红色经典——党的故事我来讲”等活动,精准打造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文明宣传点位3处,让党员干部群众近距离感受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进一步激发奋发有为、创先争优的动力。
以“民”为本,为民办实事“走心暖心”。街道党工委以商圈综治中心、居民议事亭为主阵地,盘活商圈楼宇、社区、物业、小区楼栋空间资源,组建30支暖心小分队,通过主动领办、入户上门等方式,提供送医送药、帮办代办等各类为民服务200余次,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135件,着力建设群众“家门口”的教育实践阵地。党员干部以《民情日志》为载体,深入开展“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50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解决民生问题54个,让群众在感受基层服务水平提升中感受到党的恩情。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参照村办企业模式,探索成立全市首家社区党组织领办的物业公司,推动构建多元化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新格局。
以“和”为要,民族团结“花样百出”。街道党工委将群众教育与重点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开展“跳蚤市场”“趣味运动会”“补丁花园”等各类文体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增强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活动20余次。深入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活动,255名党员干部发挥职能优势,下沉网格积极为社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65次,努力将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践行到街头巷尾,将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到群众家门口,将帮扶关爱送到群众心坎上。街道党工委还结合元旦、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主动慰问辖区低保户、困难群众及退休党员,面对面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当前需求和存在问题,使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关心关怀,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王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