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
本报讯 2023年以来,乌达区紧扣主题、充实载体、完善形式,在以学促思、学用结合、实干担当上出实招见实效,推进“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坚定信心跟党走、努力奋进新征程。
突出学深悟透,以学促思答好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思考题”。乌达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等,运用“6+4+10+N”载体矩阵,充分发挥“红柳新语”理论宣讲团作用,组织全区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展业务培训会,邀请市宣讲团成员开展集中式、镶嵌式理论宣讲,建成全市首个园区党校,整合师资力量组建“服务讲师团”,以初心课堂、发展课堂、工匠课堂、云端讲堂为载体,充分发挥“红色服务团”、党建指导员、基层宣讲队作用,开展政治忠诚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30余场次,覆盖群众1.8万余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全区广泛传播。创新“五比五看”,组织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等活动10余场次,切实增强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感染力。
突出惠民利民,学用结合答好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应用题”。乌达区组织农牧水务、人社、医保等14个单位部门,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惠民一本账”,画好“历史变迁图、发展蓝图”,通过“入户走访”“民情恳谈”“晒老照片话新变化”“讲致富故事晒幸福生活”等形式,让广大农区居民明白“惠”从何来。结合“比武争星”创新开展致富能力、产业引领、移风易俗、庭院卫生评比等活动,变“干部干群众看”为“干群齐心携手干”。征集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展现的精神风貌、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服务群众大事小情中收获的感人瞬间等各种素材,鼓励模范人物、先进典型讲好榜样故事,号召全区各族人民拍摄感谢党和祖国的视频,通过讲述生活变化、城市更新、感人事件,展现全区各族人民群众知党恩、念党好、信党能的真情实感。
突出主责主业,实干担当答好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压轴题”。乌达区制定《关于在全区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明确12个方面67项重点内容,区级领导牵头领办“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工人‘招引’工作研究”等重点课题,开展蹲点式、体验式、解剖式调研,引进到位项目资金37.2亿元,完成节能技改项目8个。推深做实“区长服务日”和“五个一包联”机制,实行“一企一策”重点项目全链条服务,合力解决企业难点、堵点问题26项,建成全市首家产业园企业服务大厅,实现183项高频事项在“家门口”就近办。推广社区办企、“招募合伙人”、引导社会专精特服务进驻社区等发展治理模式,探索“小区造节”“跳蚤市场”等群众自发集体行动72项和“红色物业”“四个一点”等30个党建项目,引导党员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开创基层治理共商共建共享新局面。发挥基层首创能力和人民群众创造能力,动员党员群众自编自演情景剧、戏曲等文艺节目,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等主题文艺汇演活动,有形有感有效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美好新生活团结奋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