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馨舒适的图书馆中阅读。
自助借阅机助力全民阅读。
高颜值阅读空间。
■我们城市的文化范儿④
本报记者 赵荣 靳婧 文/图
阅读,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象征。随着“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目标不断实现,乌海深入打造的“全民阅读·书香乌海”文化品牌已经初具规模,并依托时兴书屋、城市书房、有声图书馆以及数字图书馆等线上、线下的渠道,基本形成“全民重视、全民参与、全领域建设、全年龄段共享”的书香乌海“四全”格局。
纸质阅读,让生活浸润书香
清晨或午后,走进温馨舒适的图书馆,泡一杯香茗,在袅袅轻雾中细细斟酌书本中的字句……令人们紧绷的神经放一放假。
“工作之余,我最喜欢到图书馆看书。市文化广电事业发展中心图书馆搬迁到这后,我经常来到这里,享受午后悠闲、惬意的阅读时光。”家住海勃湾区香榭丽舍的王军说,“这里各类图书文献有90多万册,报刊、杂志、各类纸质书籍可谓应有尽有。每到周末,馆内座位特别紧张,来看书的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特别多。”
步入海勃湾区图书馆,大厅西南角的报刊阅览室古朴典雅,涉及方方面面的报纸、杂志整齐陈列。在海南区福河书苑,淡雅的暖色调烘托出柔和、静谧的氛围,阶梯阅读区让整个空间颇有设计感,一排棕色的藤椅和书桌放置在落地窗旁,一股满满的“文艺范儿”。
“曾经是不知道去哪里看书,现在纠结的是去哪儿看书能获得更好的体验。家门口的阅读点从无到有、从点到面,极大方便了群众的阅读。”海南区居民张洁说,福河书苑周边景色优美,距离居民小区近,装修时尚简约,内部儿童区和成人区空间独立、互不打扰。
除此之外,我市努力完成“让居民在步行15分钟距离内就能享有阅读公共服务设施”的目标,在银行、医院、税务、电业等165个窗口单位建设阅读区域,免费配送36065种、53683册图书,并将这些图书与市、区两级图书馆资源进行共享,定期更换书籍,实现全市图书全域配送、全域流通、全域循环。
为适应新时代需求,我市引导时尚元素融入阅读阵地建设,打造现代风格的福河书苑、徽派风格的好人苑草原书屋、户外风格的竞人书店、书法风格的阅遇书吧、网红ins风的王洋读书吧等10所各具特色的图书馆、书店,打造阅读的高颜值空间。
针对服务内容单一、服务群体有限等问题,我市还在市、区两级人民公园内建设图书馆,让家长在外运动、娱乐的时候,孩子能够找到阅读空间;结合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少儿图书馆,在老人享受按摩、健身、餐饮等日间照料服务的同时,带去的孩子也可以享受阅读服务;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利用教室角落、楼道、楼梯间等位置建立“廊道图书站”“班级图书角”“图书漂流站”等阅读区域1300余个。
我市号召城市书房和各大书店延长开放时间,打造7×12小时阅读阵地,让广大上班族在8小时以外,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到馆(店)享受阅读。
数字阅读,同样书香四溢
如今,数字阅读方式让读书变得触手可及,人们只需动动手指即可阅读、下载、听读,甚至是观看书本内容的解析。
海勃湾区图书馆大厅内,科技感十足的瀑布流电子资源借阅一体机上,万余册电子图书资源在大屏幕上缓缓“流动”。“点击屏幕上的书籍封面,即可了解书籍详情,感兴趣的话直接扫描二维码下载就能阅读。”一位工作人员向读者介绍。
市民李婷打开乌海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向记者展示:点击公众号里的微服务大厅,找到数字资源中心后能看到“党史学习教育专栏”“电子资源”“有声图书”三大类。在这里,不仅可以找到涉及方方面面的电子书,还能欣赏一些书籍的视频文件,选择有声图书。李婷说:“线上图书馆海量的图书资源,而且完全免费。”
在线听书在当下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读书方式,解放了人们的双手、双眼,用绘声绘色地表达,加深听众对文章内容的认知。在公园、广场、公交站牌边,人们只需扫描“扫码听书”公益广告的二维码,便可免费收听优质有声电子书籍。
市民小赵告诉记者,她特别喜欢看书,参加工作后逐渐喜欢上了方便快捷的电子书。因为要兼顾工作和家庭,她每天留给自己的读书时间十分有限。“我有时候也选择听书,在听书的同时,还可以做家务,真是一举两得。”小赵高兴地说,“听书软件里红色经典、小说名著、亲子育儿、人生哲学等书籍门类齐全,可以通过听书随时随地享受有声读物带来的精神愉悦,丰富自己的生活。”
数字阅读是全民阅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此,我市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实现全民阅读数字化,为“鸿雁书屋”、市科技馆、市民服务中心等地购置自助借还一体机、电子书借阅机、墨水屏、歌德机、瀑布流、朗读亭等先进阅读设施,为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并在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设置电子阅读板块,板块内包含已经购置的电子图书共28.8万册、电子期刊4652种33.9万册、报纸430种、名家讲座视频5050集、有声听书资源2.3万集,提升读者沉浸式阅读体验。
同时,我市在人流量大的公交站点、公园广场、校园周边、医院、商场等场所打造有声图书馆422处,打造3路、20路“全民阅读·书香乌海”公交专线,累计制作投放优质有声电子书籍13685册。让广大读者工作之余、闲暇时间,在公交车上、散步途中、上下班的路上,随时随地享受有声读物带来的精神愉悦,丰富自己的生活,上线2年以来,总访问量已超64万人次。
读书活动,成全民阅读常态
我市以全民阅读“进农区、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进家庭、进机关、进社区”活动为抓手,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广泛开展书香社区、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等创建活动,以一系列品牌活动不断扩大全民阅读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全民阅读常态化。
在元宵节文化活动中,市文化广电事业发展中心图书馆举办了“欢欢喜喜过大年,游龙御马迎新春”元宵节读书猜谜活动。活动现场,人们认真研究谜面中的文学知识、历史典故、生活常识等,在感受节日乐趣的同时过了一把读书瘾。
除此之外,我市还每年举办“书香乌海”葡萄娃娃讲故事活动,让喜欢阅读的孩子们走上舞台,诵读美文、讲述故事。“我们经常在课本上学到很多优美的诗词、好听的故事,但很少有机会和别人讲。自从报名参加了诵读活动,我平时就多训练自己朗诵和背诵的能力,不仅能够很快地背诵课文,还能用生动的语言给大家讲述课文内容,让更多的人跟我一起欣赏这个故事。”参加活动的鲁希希说。
据了解,从2020年开始,我市每年举办“书香乌海”葡萄娃娃讲故事活动,每期都会邀请来自全市各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们,在六一儿童节、“世界读书日”等时间节点,以历史典故、英雄事迹和乌海特色名片等题材诵读美文、讲述乌海故事。目前,我市已开展主题活动82场,辐射带动全市各幼儿园、小学和10多家社会组织专门设置课程,覆盖约8万人。
从2019年起,我市连续开展“丁香读书节”活动,累计举办多种形式的读书实践活动1850余场,推荐好书2000余本,覆盖全市师生8.1万余人。
2022年至2023年,全市累计举办13场“全民阅读·书香乌海”诵读大赛,参赛选手有机关党员干部、企业职工、教师、学生、退休老党员等。
同时,我市还组建“国学新力量”志愿服务队,定期在草原书屋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传统礼仪展示、书画民乐演绎、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激发群众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推动各街道办事处成立阅读、诵读民间组织,发挥市全民阅读协会、市朗诵协会等成熟协会力量,积极发展朗读者队伍,鼓励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阅读活动。
近年来,我市各草原书屋利用节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年均开展“时兴读书会”“共读计划”“天天向上”小课堂等品牌阅读活动1300余场,引导和吸引群众“进得来、坐得住、读得进”,将草原书屋真正打造成为了“全民阅读室”。
如今,一个个多维度、深层次、分众化的阅读体验空间正延伸到城市每个角落,“全民阅读·书香乌海”文化品牌越擦越亮,便利的阅读条件、便捷的阅读平台、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阅读渗透城市肌理、融入群众生活、助推城市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