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0年夏天,公乌素三中家属院里的葡萄熟了。照片中5岁的吕建光美滋滋地端着托盘准备接爷爷吕子民剪下的葡萄。
上世纪90年代,许多乌海人都爱在小院里种几株葡萄树,砌个小花池子栽栽花。吕建光回忆说:“爷爷在小院里种了20多株葡萄树,有龙眼、马奶、巨峰、金皇后、无核白等品种。爷爷种葡萄是一把‘好手’,5月份就能吃上龙眼了,我家和爷爷家院里的葡萄加起来每年能产八九百斤。葡萄除了送亲戚朋友外,剩余的葡萄都储存在地窖里,能吃到过年。每年和爷爷一起摘葡萄,是我儿时最珍贵的记忆。”
1990年夏天,公乌素三中家属院里的葡萄熟了。照片中5岁的吕建光美滋滋地端着托盘准备接爷爷吕子民剪下的葡萄。
上世纪90年代,许多乌海人都爱在小院里种几株葡萄树,砌个小花池子栽栽花。吕建光回忆说:“爷爷在小院里种了20多株葡萄树,有龙眼、马奶、巨峰、金皇后、无核白等品种。爷爷种葡萄是一把‘好手’,5月份就能吃上龙眼了,我家和爷爷家院里的葡萄加起来每年能产八九百斤。葡萄除了送亲戚朋友外,剩余的葡萄都储存在地窖里,能吃到过年。每年和爷爷一起摘葡萄,是我儿时最珍贵的记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