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校园安全的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教育部、教育厅关于学生欺凌防治工作相关要求,进一步强化全市中小学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乌海市教育局坚持“五化五推进”推动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走深走实。
制度为先,规范化推进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制定印发工作方案,成立学生欺凌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学生欺凌报告制度,指导各学校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进一步完善校规校纪和教育惩戒机制。推动市、区、校、班“四位一体”联动治理,并将防范学生欺凌工作纳入“平安校园”创建总体安排,今年以来,召开专题部署会、工作推进会、业务培训会20余场,规范化推进学生欺凌防治工作。
教育为本,常态化推进学生欺凌防治教育。按照《乌海市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实现学生欺凌防治教育课程、教材、课表、师资、活动“五落实”,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和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防范学生欺凌专题教育650余次、宣传活动140余场次、发送提醒60余条,受教育学生覆盖率达100%。发挥“家校共育”协同合力,引导广大家长落实监护责任,打好学生欺凌防治家庭教育“主动仗”。
预防为主,协同化推进校园综合治理工作。联合政法、公安等部门建立“护校安园”、校园及校园周边工作联动机制。全市中小学“护学岗”覆盖率100%,采取“安全班长”点位全覆盖的网格化管理模式,设置并公布学生欺凌防治举报电话,定期开展涉校学生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处置苗头性问题,实现防范疏导在前,化解处置在小。
“润心”为重,精准化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连续5年全覆盖开展学生心理筛查,“一生一档”建立档案,加强对特殊家庭、留守儿童的关心关注。组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通过“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方式,围绕抑郁、压力、冲突等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开展经常性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实施“心理健康+体美劳”融合课程,深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格局。
法治为基,长效化推进校园法治宣传教育。联合检察院、法院、公安等部门,以“法治进校园”活动为载体,预防未成年人性侵、学生欺凌防治工作为重点,通过“六一普法月”、模拟法庭、法治课堂、“向学生欺凌说不”公益讲座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通过集中教育、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推动法治宣传教育长效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