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心伴成长 同心护未来 ——我市多举措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近年来,我市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长远战略任务抓实抓好,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细化了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断开创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局面。社会保护不断深化,农区留守、困境儿童保障实现全覆盖;学校保护持续加强,预防干预处置机制全面建立;司法保护更加有力,“丁香未检”工作扎实开展……全市上下多措并举聚合力,形成了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浓厚氛围。


温情守护困境儿童


5月26日,海南区民政局举办了“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参观慰问活动,为辖区50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人送去价值600元的购书卡和书包文具等慰问品,同时,组织他们开展了心理讲座、参观研学等系列活动。



“今天太开心了,听了心理健康讲座,跟着海南区民政局的叔叔阿姨们参观了‘内蒙古小三线军工文化纪念馆’,和小朋友到西行客栈研学,叔叔阿姨们还到我家慰问,给我送了购书卡和文具。这一天,不但玩得开心还了解了家乡的人文历史,交了朋友。希望以后还能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海南区困境儿童小锐说。


据了解,今年4月份以来海南区民政局开展了“护助少年 以爱益童”系列主题活动,以服务困境未成年人为主线,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关爱。“接下来,我们还会开展采摘活动、参观乌海科学技术馆、市青少年创意园等多项活动,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他们坚强的品质和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海南区民政局工作人员祁娟说。


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未成年人发展和困境儿童关爱保障的政策文件。市民政局牵头广泛开展慰问活动,积极推进儿童福利院项目建设,为孤儿和事实无人扶养儿童提高基本生活补贴标准等,困境儿童生活补贴标准保持自治区前列,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资格认定“跨省通办”顺利实施,联合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全面落实合力监护、添翼计划、助学工程等工作。我市提升保障精准度,认真做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困境儿童资格认定审查工作,实行“一人一档”,做到儿童福利信息动态管理,2023年,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提标10%,补贴标准为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2310元,分散供养孤儿每人每月1980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人每月1980元。

主动筛查避免侵害


如何保护好未成年人?源头筛查是关键。


2023年4月,市人民检察院与市民政局出台《关于建立福利救助机构职工准入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对福利救助机构工作人员、社区密切接触未成年人服务岗位的管理,预防利用职业便利实施性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意见》出台后,市人民检察院与市民政局联合对福利救助机构职工、社区密切接触未成年人服务岗位职工共计104人开展了入职查询。此外,市人民检察院还联合市教育局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员工、后勤保安人员共计2000余人作了入职查询,从源头避免性侵害未成年人事件发生,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意见》明确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机构、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以及在社区工作的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在入职前要开展查询工作,对经查询发现有性侵违法犯罪信息的,相关部门不得录用,社区不得聘任其担任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在职上述人员经查询发现有性侵违法犯罪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其工作,依法依规分类处置。《意见》细化了信息共享、查询范围、保密责任和异议途径,同时建立了检察机关、民政部门、公安机关三方协作机制,同心协力实现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诉源治理。


近年来,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不断织密织牢保护网络。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未成人保护工作站、儿童之家阵地建设,实现20个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83个村(社区)基层未保人员力量全覆盖。组建“公安干警+检察官+法官+团干部+志愿者+心理咨询专家团队”的社会化服务工作队伍,全面推进“五社联动”,形成了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未成年人保护网络。


健全联动处置机制,创建“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村(社区)”,整合共青团、政法、宣传、教育、民政有关部门资源和优势,形成工作合力,为青少年提供精准服务。建立妇女儿童维权站20个,高度重视涉及未成年人的信访案件,依法妥善处理,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动维权关口前移,开通“12345”未成年人保护热线,进一步拓宽全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渠道,解决未成年人帮扶诉求存在的发现难、报告难、干预难、联动难、监督难等问题,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群体权益。持续开展“清朗”“净网”等专项行动、治安整治活动、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全面净化未成年人生活、学习环境,为未成年人营造全方位的健康环境。

多彩活动丰富生活


“六一”国际儿童节将至,我市各单位、社区纷纷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未成年人生活,创设安全、健康、温馨的成长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



5月26日,海勃湾区海北街道狮城社区“启智公益课堂”举办了“传承非遗 展示风采”亲子活动,邀请我市非遗传承人走进社区,带着孩子们画扇面、彩绘脸谱、捏糖人,各种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享受愉快的亲子时光。


同日,海勃湾区新华街道和谐社区举办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萌娃乐游博物馆”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带领辖区儿童来到北疆家居文化博物馆参观体验,让他们充分了解各民族交流融合的故事,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民族团结的认知。


……


近年来,我市不断打造未成年人实践活动品牌。组织开展“爱心阿姨”“启智公益课堂”“书香乌海”葡萄娃娃讲故事等系列活动,开设“天天阅读”“乌海青年云课堂”等栏目,拍摄播放《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给孩子一片蓝天》,制作“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文明上网自律公约”等短视频,以我市真实救助案例为素材制作微电影《暖熹》。


创建教育示范基地,建成全市首个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及“一站式”取证中心,挂牌成立“未成年人一站式办案区”,依托各社区学校创建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全面、深入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做到普法宣传进校园、进机构、进企业、进村居,受益人群覆盖全市8.69万名未成年人。


“今后,我们还将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儿童关爱体系,加快构建‘覆盖到边、监护到位、关爱到人’的未成年人动态保护网络,积极推动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边海鹏说。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