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氏雅罗鱼
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及以北
它的肉质肥嫩
是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
2023年起,为完成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对珍稀鱼类的研究工作,同时也为保护黄河海勃湾段的水域生态环境,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事业发展中心邀请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专业团队开展瓦氏雅罗鱼人工繁殖工作。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事业发展中心水资源保护处聂文举介绍:“亲鱼培育和挑选、雌雄亲鱼筛选、人工催产和受精等,这些过程从去年持续到今年。从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的实验室到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事业发展中心增殖放流基地,通过人工驯化和繁殖成功后,我们再将人工孵化出的仔鱼投放到鱼池,待其长到4厘米,将会被投放入黄河,达到增殖放流的目的。这在黄河内蒙古段,我们率先取得了这项技术的成功!”
今年4月
正是瓦氏雅罗鱼的繁殖季
工作人员历经13天分2批次
共催产雌性亲鱼69尾
雄性亲鱼57尾
获鱼卵约80余万粒
人工孵化出膜仔鱼约10万尾
平游仔鱼约1.5万尾
预计明年4月,首批人工繁育的瓦氏雅罗鱼可投放到黄河内蒙古乌海段。瓦氏雅罗鱼,就是乌海人常说的“大白条鱼”(以下简称“白条”),味美,但不常得。喜欢吃乌海黄河鱼的人都知道,这道鱼鲜在餐桌上并不常见,即使有,也一般都是与其他鱼拼一道乌海特色的“杂鱼锅”
那么,“白条”为什么这么难得?原因是野生“白条”量很少,而且它还很“娇气”,具有生长慢、成活率低、肚皮薄、出水易死的特点。因此,我市才要对瓦氏雅罗鱼进行人工繁育。
如今,这项技术的成功,为瓦氏雅罗鱼的人工养殖提供技术支撑,让“白条”不再难得,也为黄河海勃湾水域及黄河中上游水域生态保护提供保障,有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评论